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分群动息,秋意久劳劳。
林净月华上,河明天界高。
街风遥叠鼓,园露暗僵桃。
万事蹉跎外,惟应得二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对夜晚自然界和庭院生活细节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首句"夜分群动息",表明夜色已深,各种生物均已进入休息状态;"秋意久劳劳"则透露出秋天农事繁忙,人们的辛勤工作长久未能解脱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林净月华上,河明天界高",描绘了一个清澈明亮的夜晚景象。月光洒在林间,使得林中显得格外清静;而河流清晰可见,天空辽阔无垠,给人以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街风遥叠鼓"一句,则将听觉的体验融入诗中,远处传来的鼓声在秋夜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紧接着的"园露暗僵桃",则是对庭院内景物的细腻描写,露水浸湿了果实,使得原本饱满的桃子变得柔软无力。
最后两句"万事蹉跎外,惟应得二毛",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绊的心境。"万事"指的是天下纷争和尘世琐碎之事,而"蹉跎"则意味着这些都已置诸身外;"惟应得二毛",则是说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只留意于两根轻柔如同羽毛般细小的事物,或许是在比喻自己的清贫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琐事的观察,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心境。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陇首孤云断,坳塘绿水周。
萤光不欺夜,虫织自悲秋。
早雁离离度,归舟泛泛流。
萱苏共摇落,底处是忘忧。
卜夜金华逼绮寮,星河垂地漏声遥。
吟龙递怨先供舞,留凤愁寒不傍箫。
隔坐联章催镂管,分行度曲认金翘。
平明便是骊驹别,莫使衣香即日消。
炎氛歇层宇,清气肃重帷。
籁远天人杂,宵閒甲乙迟。
江湖牵客虑,日月与人衰。
经国谋安在,悠悠空我思。
初命东南尉,征途上下弦。
传家万石贵,结绶半纶鲜。
邑籍饶岷芋,公囊满邓钱。
仙才今有助,铭阁待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