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探访栖霞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野寺投钟暮”,描绘了寺庙在傍晚时分投出钟声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接着,“禅灯隔水明”一句,通过“隔水明”的禅灯,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秘与超脱之感。
“来寻种芝处,但见桃花生。”诗人似乎在寻找传说中的灵芝之地,却意外地发现了桃花盛开的景象,这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暗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奇迹的感慨。
“绝顶围青嶂,弥天迩赤城。”这两句描绘了山顶环绕的青色山峰和近处的红色山城,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坐谈空色理,徒有驻颜情。”诗人坐在山顶,与自然对话,探讨空无与色彩的道理,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尽管他渴望长生不老,但这种追求在面对自然与宇宙真理时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是一首富有禅意和深邃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