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雨泊湖口

尽日风兼雨,行舟尺寸艰。

潮鸣湓浦驿,云拥石钟山。

小泊心殊怯,清游愿尚悭。

匡君深拒我,未露碧孱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大风雨中泊于湖口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氛围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联“尽日风兼雨,行舟尺寸艰”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恶劣,风雨交加,使得行船变得异常艰难。这里的“尽日”二字强调了时间的漫长,而“尺寸艰”则形象地表现了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航行的困难程度,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船只在波涛中摇晃的景象。

颔联“潮鸣湓浦驿,云拥石钟山”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中的自然景观。潮水在湓浦驿处发出阵阵轰鸣,云层将石钟山层层包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壮观景象,也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壮丽的氛围。湓浦驿和石钟山作为具体的地点,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空间感,使画面更加立体。

颈联“小泊心殊怯,清游愿尚悭”转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即使只是短暂地停靠,诗人心中仍感到恐惧,这反映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清游愿尚悭”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旅行的渴望,但这种愿望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实现,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尾联“匡君深拒我,未露碧孱颜”以象征手法收束全诗。这里“匡君”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某种理想或追求,它似乎在深远处拒绝着诗人的接近,暗示了诗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而“未露碧孱颜”则可能是比喻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未能展现出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景,或是说,碧绿的山色(孱颜)在风雨中未能完全展露其美丽,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被遮蔽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雨中湖口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三峡桥至栖贤寺二首(其一)

断峡虹桥跨,乱山云锦张。

深潭半青黑,古树杂丹黄。

久堕微尘劫,难开说法堂。

诸天图象在,百轴宝琳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自三峡桥至栖贤寺二首(其二)

高阁倚青壁,故人无相庵。

山林归未得,仕宦味深谙。

何日乘轩过,他时剪烛谈。

小山招隐赋,深意问淮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栖贤谷

晚出匡庐门,径指匡庐麓。

万绿不见天,云是栖贤谷。

草深路蒙茸,往转石荦确。

忽然大声起,震掉眩耳目。

三通鼓戒鼜,万乘车转毂。

直泻决千丈,盘涡更一束。

所以水力猛,势欲洞山腹。

险崖石燕飞,黝潭神虬伏。

噌吰中金石,幽閟散琴筑。

吾读黄门记,临涧丐剩馥。

形式: 古风

匡庐杂诗五首(其一)

痴云不散漏微阳,估客帆开叶叶张。

万顷湖光平似镜,大姑山接大姑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