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音篇寄康对山

晨逢南州牧,携手滇之阴。

言从太白来,贻我琼黄音。

题封五云烂,开缄双凤吟。

伊人先鸣者,夙龄晏清襟。

良史古班马,逸民今尚禽。

商泛悯宋玉,刍委嗟师金。

沜东青霞想,浒西紫芳心。

戎旅未云返,嵇驾何由寻。

因声万里风,调短情方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琼音篇寄康对山》是一首抒怀赠友之作。诗人清晨偶遇南州的友人,他们一同漫步在滇池之畔,朋友提及自己来自太白之地,带来了珍贵的诗篇,即“琼黄音”。诗的内容犹如五彩斑斓的云封,打开后仿佛有凤凰在吟唱,显示出友人的才情出众。

诗人赞美友人如同古代良史班固和马迁,又如隐逸高士,表达了对他的敬仰。接着,他以宋玉和师金为典故,感叹友人的才华被忽视,如同商船上的美玉和被遗弃的谷草。诗人想象着与友人在沜东的美景中畅谈,然而现实是战事未平,无法如嵇康般悠然寻找宁静。

最后,诗人借万里风的意象,表达对友人深情厚谊的传递,尽管诗篇短小,但情感深沉。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遇、交流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境遇的关切。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赠张愈光诗(其一)

孔雀生南涪,裴回紫蔚林。

文采既彪炳,与世亦殊音。

时哉固多觭,弶罗比见寻。

羽毛棽以俪,阿阁迥且深。

一弹哀鸾唱,再抚孤鹣吟。

荒涂不可践,为君愁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张愈光诗(其二)

迢迢禺氏山,珠壁交晶英。

二六照梁乘,三五连赵城。

两美必相合,谁言容易并。

刖足伤卞盉,按剑嗟枚生。

子续艰征赋,余和从军行。

同心复同患,日暮天末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赠张愈光诗(其三)

大雅沦千载,正声代以微。

鹰隼乏翰采,雉晕无高飞。

有鸟来西极,羽群实所稀。

风穴吸沆瀣,天池濯毛衣。

翙翙千仞翔,郁郁九苞辉。

君才文苑凤,隼雉焉能希。

梧枯醴泉渴,日暮恒苦饥。

何时逢天老,驾言玄扈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终安人王氏葬恩波阡

石流何湔湔,湟潦增其波。

天阴日勿晚,旷野悲风多。

严霜下乔木,零雨泫柔柯。

萧条我行野,伤心悲如何。

中道失嘉耦,送此山之阿。

凛凛岁方宴,谁与同啸歌。

加看彼鸟雀,各自安其窠。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