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叹》,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现了他对于文名与现实的感慨。首句“早得虚名翰墨林”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在文学界已有一定声誉,然而接下来的“谢归忽已岁时侵”则暗示了时光流逝,诗人已经年迈。颔联“春郊射雉朝盘马,秋院焚香夜弄琴”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打猎、弹琴,看似悠然,实则寓含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病酒闭门常兀兀,哦诗袖手久愔愔”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因病痛而闭门不出,只能独自吟诗的情景,流露出一种落寞和深沉的情绪。“兀兀”形容心情烦躁,“愔愔”则形容静默无声,两者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复杂。尾联“浮沉不是忘经世,后有仁人识此心”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文坛,但并未忘记关心世事,期待后世能有人理解他的忧国忧民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才华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期待,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思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