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得卤蛤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之句戏缀前语代简

文身太伯甘斥卤,缄口铜人舌微吐。

借资墨客富濡沫,骨醉唇香登燕俎。

半熟含酒老饕赋,此翁仅可闯堂户。

班班隽永带神液,入室真味翁未睹。

菊坡风裁黄豫章,如食蝤蛑江?柱。

盘餐尽废太瘦生,格远调高自清苦。

子蛤遣汝到眉案,努力去为酒中虎。

末下咸豉有何好,犹侣莼羹傲伧父。

海之介夫此小儿,鸡肋见笑杨德祖。

前身曾作水解仙,飞入珠宫饮甘露。

能令齿吻策馀烈,一鼎松风漱寒乳。

形式: 古风

翻译

刺青的太伯甘愿忍受粗陋,铜人的嘴微微开启。
借助文人墨客的才情,他饱含热情地创作。
半醉状态下写下美食诗篇,这位老者只能闯入厅堂。
他的文字深远而韵味悠长,却未尝真正领略过精髓。
如同品尝黄梅的风味,菊坡的风格独特。
生活过于简朴,他清苦却自得其乐。
螃蟹般的美味,你应送到他的书桌前,让他成为酒中的豪杰。
最后的咸豆豉算不得什么,他还以莼羹为傲,看不起粗鄙之人。
他像海边的小孩,对鸡肋不屑一顾,引得杨德祖嘲笑。
他曾是水中的仙人,能饮甘露,品味非凡。
他的文字能激发热烈的情感,如同松风中漱口的寒乳滋味。

注释

文身太伯:比喻有才华的人。
甘斥卤:甘于忍受粗陋。
缄口铜人:沉默的铜人象征着他的内敛。
舌微吐:有所表达。
借资墨客:借助他人的才智。
富濡沫:充满热情。
骨醉唇香:形容饮酒后的状态。
登燕俎:进入文学殿堂。
半熟含酒:半醉时的创作。
老饕赋:美食诗篇。
此翁:指代那位老者。
闯堂户:闯入厅堂。
班班隽永:文字优美且持久。
神液:文学的精华。
入室真味:深入理解文学的真谛。
翁未睹:他自己尚未体验。
菊坡风裁:菊坡的风格。
黄豫章:比喻黄梅风味。
如食蝤蛑:如同品尝螃蟹。
江?柱:江边的美味。
太瘦生:生活过于简朴。
清苦:自得其乐。
子蛤:比喻螃蟹。
酒中虎:酒中的豪杰。
咸豉:菜肴之一。
有何好:算不得什么。
犹侣:还以……为伴。
傲伧父:看不起粗鄙之人。
海之介夫:海边的小孩。
鸡肋:无足轻重的事物。
见笑:被嘲笑。
杨德祖:历史人物,以批评著名。
水解仙:水中的仙人。
饮甘露:品味高雅。
齿吻策馀烈:文字激发强烈情感。
松风漱寒乳:如松风中漱口的寒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题为《适得卤蛤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之句戏缀前语代简》。诗中,诗人以文身太伯和缄口铜人的典故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蛤蜊的美味。他借用文人墨客的赞誉,形容蛤蜊口感醇厚,如同宴席上的佳肴。接着,诗人以“半熟含酒”、“骨醉唇香”等词描绘其诱人之处,又以“班班隽永”、“入室真味”赞美其风味独特。

诗人将品尝蛤蜊的感受与历史人物和传说联系起来,如黄豫章和江?柱,增添了文化意蕴。他批评那些对美食挑剔的人,认为蛤蜊虽简单,却自有其清雅之味。最后,诗人以“能令齿吻策馀烈”表达蛤蜊带来的满足感,以及“一鼎松风漱寒乳”的清凉回味,展现了对蛤蜊的深深喜爱。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生动,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出诗人对蛤蜊的独特欣赏和对美食的热爱。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重赋章台

杨花满地飞蝴蝶,钗梁露湿罗衣怯。

脸痕玉润拂红膏,颜色如花命如叶。

鲤鱼风起蒲叶香,莺啼燕舞春日长,堕红残萼断君肠。

误逐浮萍转零落,自古佳人多命薄。

形式: 古风

家园即事

乐天故不忧,作德心逸休。

鸡虫笑杜甫,蝴蝶梦庄周。

苛政猛于虎,蹊田夺之牛。

书传乱人意,周易在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病目自嘲

兼旬病目成鸩媒,竟日掩书风为开。

端如猩猩畏机阱,爱酒着屐须一来。

信手翻书未终叶,春风已觉生牙颊。

笑同黄卷且寻医,免使鹪鹩翳蚊睫。

形式: 古风

病后和黄玉泉韵(其一)

山扉连月款言卮,拟共还家浣客衣。

愧失养生收一溉,笑擒梦竖窜三危。

大槐安国休重省,兜率陀天尚缓归。

一病一衰秋后雨,孰言之武老能为。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