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孺人挽词

处士诗名满古今,外家文采切星辰。

中郎有女曾传业,武子趋庭更慰人。

谖草正开堂北向,扶桑莫返日西沦。

可怜寂寞湘江路,燐走萤飞翠柏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处士的诗名流传千古,他的才情如同星辰般耀眼。
中郎的女儿曾受过他的教导,武子在庭院中也让人感到安慰。
萱草在堂屋北面盛开,希望太阳不要落向西方。
湘江边的景象令人怜惜,只有磷火和萤火虫在翠柏间闪烁。

注释

处士:指隐居不仕的士人。
星辰:比喻极高的才华或声誉。
传业:传授学业或技艺。
趋庭:古代指子弟接受父亲的教诲。
谖草:古人认为可以忘忧的植物,即萱草。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神木,这里代指太阳。
寂寞:冷清、孤单。
翠柏:常绿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悼念一位名叫方孺人的女性所作的挽词。诗人首先赞美了方孺人的诗才出众,其名声流传古今,文采如同星辰般璀璨。接着,他提及中郎(古代对学者的尊称)的女儿曾受过她的教诲,而武子(可能指方孺人的儿子或亲属)在家庭中也深受其影响,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诗人描述了堂前萱草盛开,象征着方孺人生前的温馨与欢乐,希望时光不要倒流,夕阳西下也不要终止。然而,最后一句“可怜寂寞湘江路,磷走萤飞翠柏新”则转而表达了哀伤之情,湘江路上的凄凉景象,磷火萤光在翠柏间闪烁,暗示了方孺人的离世使得周围环境显得格外冷清和寂寥。

整首诗通过赞扬方孺人的才华和对后人的影响,以及对逝者身后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无心居士刘君挽词

应物无心善自宽,临财有义肯儒酸。

竹林逸老多馀庆,鸿苑奇书独饱观。

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

追思再世相逢旧,西望梅溪一永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

三世儒科独隐沦,功名岂必在吾身。

早看伯氏囊荷旧,晚喜郎君谏草新。

绛县人存疑甲子,论衡书就困庚辛。

遥知会葬车千两,絮酒淋漓卧冢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

倚相端能记典坟,子羔未可治人民。

十年莫作攸之恨,万卷方知甫也神。

堂下从渠糟粕议,城南容我简编亲。

铁更三擿韦三绝,将圣犹然况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丙辰七兄有诗及人月分圆己未彼此服药未能夜坐今次旧韵为重九之约

初非远道思绵绵,自是岑岑懒涉川。

咫尺却成千里隔,蹉跎还负十分圆。

坐看碧落飞金镜,遥想黄楼运笔椽。

宽约重阳各强健,登高同赋去年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