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其一)

睡觉五更钟,正好深提省。

只看如今梦几般,觉后原无影。

明暗若从来,且道来从甚。

不是空生不是根,认取真如性。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在五更时分入睡,正是深入反思的时候。
只看现在梦境千变万化,醒来后梦境无痕可寻。
光明与黑暗看似自古就有,试问它们从何而来?
并非凭空产生,也非本性之外,认清真实的自我本质。

注释

五更钟:夜晚五更时分,指凌晨时分。
深提省:深入反思,反省。
明暗:指世间光明与黑暗。
空生:无根据地产生。
真如性: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或真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瀛的作品,名为《卜算子(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心灵深处感悟和哲思的诗篇。

“睡觉五更钟,正好深提省。”这里的“五更”指夜晚最深沉的时候,通常是黎明前不久。“深提省”则意味着在深夜静寂中进行内心的反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夜晚深入思考生命和宇宙之谜。

“只看如今梦几般,觉后原无影。”这两句通过对梦境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虚幻不实的感慨。梦境虽然丰富多彩,但一旦醒来,却又什么都没有留下。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皆为空幻的体认。

“明暗若从来,且道来从甚。”这里,“明暗”指的是光明与黑暗,即世界上的种种现象和矛盾。“若从来”则意味着这些现象似乎总是存在而不变,但又在不断地变化和流转。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无常。

“不是空生不是根,认取真如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他否定了一切外在的、表象的存在,而是追求内在、真实不变的心灵本质,即“真如性”。这里的“真如性”可能指的是佛教中对心灵真实面的认识,强调通过修行认清这个面貌,从而达到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夜晚的沉思和梦境的虚幻,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理。它展现了诗人对于世间真相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在心灵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86)

沈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三)

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

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

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

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

那里是闲时,这里何曾定。

毕竟忙时恼杀人,到了还他静。

静处又如何,莫被顽空引。

一道神光总现前,受用无穷尽。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水调歌头(其一)和李守

潇洒云中鹤,容与水边鸥。

缑山仙客,飘然曾约此中留。

更有骑鲸公子,相与翱翔八极,凛凛气横秋。

明月楼头宴,樽俎好诗流。思往事,增逸兴,唤仙舟。

谁能拘束,尘埃堆里蹙昏眸。

拟附星槎直上,十二玉京绛阙,高处且嬉游。

回首视人世,天地一沙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

门外可罗雀,长者肯来寻。

留君且住,听我一曲楚狂吟。

枉了闲烦闲恼,莫管闲非闲是,说甚古和今。

但看镜中影,双鬓已星星。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

适然相会,须索有酒且同倾。

说到人情真处,引入无何境界,惟酒是知音。

况有好风月,相对且频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