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燕冲帘报禁烟,唤惊昼梦耸诗肩。
晚寒政与花为地,晓雨能令水作天。
桃李海棠聊病眼,清明寒食又来年。
老来不办雕新句,报答风光且一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和鲜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艺术造诣。
"双燕冲帘报禁烟,唤惊昳梦耸诗肩。" 这两句诗写出了春日里燕子的活跃场景,它们穿过窗棂,似乎在报告着某种被禁止的烟雾,而这种动静又唤醒了白昼中的梦境,让人感到诗意盎然。
"晚寒政与花为地,晓雨能令水作天。"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其中“晚寒”表达了春末时分的微冷气候,而“花为地”则是对春花盛开的生动写照;“晓雨”和“水作天”则形象地描述了春雨后的湿润与清新,似乎连水都能化作一片广阔的天空。
"桃李海棠聊病眼,清明寒食又来年。" 这两句诗中,“桃李海棠”指的是各种花卉,而“聊病眼”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景虽好,但自己视力不佳,无法尽情欣赏的遗憾;“清明”是指中国农历的第五个节气,也就是立夏前后的时段,“寒食”是一种习俗,即清明期间吃冷食,不生火,这里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老来不办雕新句,报答风光且一篇。"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年纪渐大,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像往昔那样创作出新的、精致的诗句,只能以此篇来回应大自然赋予的美好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自身变化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艺术上的功力。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信脚那知远,虽劳亦快哉。
如何寒食近,无数野花开。
碧草望中去,黑云头上来。
吾行吾自返,雨子不须催。
雨罢饶晴色,松阴转午时。
堆成李花雪,开遍海棠枝。
旋酌新篘酒,留题细字诗。
不来真是枉,欲去更云迟。
不堪斜雨打虚窗,只愿晴阳送晓光。
自是老人眠不著,近来春夜几曾长。
楼头吹动梅花曲,梦里犹疑燕寝香。
道是官居如客舍,等闲一宿两年强。
温饱能消底,奔忙自作痴。
平生脚已茧,今日鬓将丝。
山刻霜馀骨,梅临水底枝。
只嫌长落莫,不道许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