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芝山房歌为郑尚书赋

我昔慕幽赏,山水纵奇观。

朝挥海客棹,暮宿山霞关。

武夷群峰白云端,幔亭玉女非人间。

层峦叠嶂去何极,空际轩翥如腾鸾。

双溪夹出绕明镜,百步九折鸣飞湍。

就中紫芝一峰峭,恍惚溪上凝烟鬟。

深林瑶草昼可拾,山人笙鹤无时閒。

紫芝之山不可攀,须知圣世非商颜。

祇应吐祥产奇瑞,煌煌三秀被林峦。

何人卜居此山下,康成子孙世文雅。

朵朵芙蓉镜底青,淙淙瀑布屏间泻。

山寂寂兮山房幽,兰膏烟帐夜埋头。

经史纵横一万卷,天地上下三千秋。

閒寻方外屐,笑掬涧底流。

采芳结瑶佩,濯足歌远游。

苍生海内望安石,谢公不得东山留。

一朝束书谢丘壑,啸咤风雷起寥廓。

石床松月为谁明,清夜徒闻吊猿鹤。

南宫作赋安足奇,大廷对策裨衮衣。

才高万乘屡回顾,承明出入生光辉。

玉骢曾锡天间骑,节钺重烦大藩寄。

小吏兰台识马周,居人渤海怀龚遂。

胜槩相看无处无,烟萝不似故园居。

瞻云几动亲闱念,归思空因托鲤鱼。

尔来中朝属耆旧,廊庙端严亸章绶。

廷尉人传天下平,秩宗名在当时右。

当时之名信可称,回望故山山更青。

晋公绿野久寂寞,白傅匡庐未足荣。

秖今八荒歌太平,三台位列中天明。

功成早晚拂衣去,仙舟九曲能相迎。

此时君当倒却建溪绿,我亦为君歌一曲。

何必相携茹紫芝,四海清风缅高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称的《紫芝山房歌为郑尚书赋》是一首描绘山水隐逸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郑尚书高尚品格的推崇。诗人以自己早年对山水的向往开篇,通过描绘武夷山的奇特峰峦、白云缭绕、双溪环绕的美景,展现了山间的宁静与神秘。紫芝峰的秀丽与仙境般的氛围,让人向往不已。

诗中提到的“康成子孙世文雅”暗指郑尚书家族的文采风流,芙蓉、瀑布等意象则增添了山居生活的诗意。诗人感叹紫芝山虽美,但非世俗之人所能轻易攀登,暗示郑尚书的超凡脱俗。接着,诗人赞美郑尚书的才华横溢,从朝廷策对到地方治理,都表现出卓越的能力。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郑尚书仕途的描述,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仍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情怀。诗人想象郑尚书将来功成名就后,将回归自然,与山川相伴,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最后,诗人表示愿意为郑尚书唱一曲,表达对他的赞美和祝愿,不必再向往紫芝山的隐逸生活,因为世间已有清风明月陪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对郑尚书人格魅力的赞美,体现了明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员德行的期待。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桂堂为彭进士汝器赋

君家庭前双桂枝,翠芳金粟枝离离。

尘世岂同凡木比,云间自有天香吹。

人言此种蟾宫得,曾映清光满仙陌。

移植君家今几年,日日开帘玩芳色。

请看双桂共青青,五柳三槐漫独荣。

月中鸾凤交加影,风里虬龙答和声。

更爱君家好兄弟,早岁香名折仙桂。

君不见庭前此树根不移,直上凌云日相对。

形式: 古风

薜萝山房歌为新宁王锡赋

陶公柳庄萧索久,蒋生竹径开何有。

何似君家隐处偏,开门萝薜向人悬。

萝薜苍苍送晚凉,萦烟络月绕林塘。

鸟啼密叶笼书愰,客去飞花满石床。

寒侵细蔓秋仍薄,饮覆春泉香濯濯。

夜深惟恐蛟龙争,幽处无论鬼神托。

我忆山房昔访君,繁烟袅袅更纷纷。

别后山衣梦中冷,何日重纫萝薜云。

林间泉石题名久,涧畔莓苔藉醉频。

缄藤为报故人意,瑶琴一曲山房春。

形式: 古风

凌歊台怀古台在黄山巅宋太祖离宫

朝发石头渚,暮宿黄山道。

携酒眺古台,离离但烟草。

忆昔兹台何壮哉,宋祖离宫台上开。

台前宝树入层汉,台下炎歊隘九垓。

楚山望尽蜀山出,雄跨全吴势凌突。

欲吞铜雀俯中原,不数黄金贵奇骨。

三千歌舞宿云端,公子王孙往复还。

秦关捷书不再返,鼎湖飞龙谁复攀。

繁华一旦乃如此,寂寂荒台秋色里。

往事徒悲禾黍场,残碑半堕沧江水。

沧江水流去不回,空陵劫火变寒灰。

欲将霸业问行客,黄山落日清?哀。

形式: 古风

苍梧与邹郎中别

五两絓飞雨,夜宿苍梧阴。

苍梧烟水正愁绝,江上谁歌离别吟。

与尔别离何草草,百壶且尽开怀抱。

霜鲙红鳞入座鲜,锦荔堆盘出林早。

醉起长歌一慨然,客中况是客中怜。

明朝海上能相忆,只有青天片月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