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哭寒蜩草哭虫,何堪羁客愤时穷。
卒无可乐群书外,百不堪言一叹中。
云黯暮天沉白日,土尘平地断清风。
夫君若问秋来况,泪满遗编发乱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个人的哀愁。首句“树哭寒蜩草哭虫”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自然界的萧索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接着,“何堪羁客愤时穷”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对于时局的不满和个人的贫困无奈。
“卒无可乐群书外,百不堪言一叹中”则是说诗人除了书籍之外,再难找到快乐的事情,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苦恼,一声叹息道尽了万千心绪。以下两句,“云黯暮天沉白日,土尘平地断清风”继续描写秋天的萧瑟景象,天气阴冷,地面尘土飞扬,连清风都被切断,这些景物无不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最后,“夫君若问秋来况,泪满遗编发乱蓬”则是说如果有人询问秋天的情况,诗人的眼泪充满了古籍中的纸张,连笔下的文字都变得混乱不堪。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秋景的感慨,更是借以抒发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沉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哀和时事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厩牧三年厌苦频,况令持斧似行春。
民氓堕窳怀宽政,吏士因循倚近亲。
被水田畴思贷种,经冬鳏寡待周贫。
想今愈有江湖兴,亦欲同君一钓纶。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有时。
九门无直谒,千里去何为。
南亩春耕近,西风去马羸。
白云况多恨,归计莫令迟。
野客从谁忽解颜,乐闻高论厌樊间。
致身富贵时宁少,仕道功名古亦艰。
好说青山从我老,当分白日与君闲。
扁舟闻说明朝别,何日音书可到山。
心无畦畛见天真,落落男儿七尺身。
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
月明空照居民侣,风急随飘去马尘。
寂寞西轩人别后,海棠花好为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