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有时。
九门无直谒,千里去何为。
南亩春耕近,西风去马羸。
白云况多恨,归计莫令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送束徽之入京》。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正在送别一位要去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朋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远行者安全到达宿愿地以及对友人的不舍和深厚情谊。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有时。” 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有一定的命运安排。这里的“出处”指的是朋友即将踏上的旅程,“穷通”则是形容命运的起伏变化,“命有时”意味着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其定数。
接下来的“九门无直谒,千里去何为。”表达了对朋友远行之艰难和不舍。古代长安城有九个城门,这里形容道路的曲折和遥远,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复杂。
“南亩春耕近,西风去马羸。” 描述了当下的季节和自然景象,表明朋友即将踏上旅程的时机。这里“南亩”指的是南方的田地,“春耕”则是形容农事,“西风”暗示秋天的到来,而“去马羸”则形容马匹因长途奔波而显得疲惫。
最后两句“白云况多恨,归计莫令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其能早日平安返回。这里“白云”象征着遥远和无尽,“况多恨”则是说每当看到白云就增加了离愁,而“归计”指的是计算归期,“莫令迟”则是盼望朋友不要迟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远行者深切的情感以及对其安全到达宿愿地的美好祝愿。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野客从谁忽解颜,乐闻高论厌樊间。
致身富贵时宁少,仕道功名古亦艰。
好说青山从我老,当分白日与君闲。
扁舟闻说明朝别,何日音书可到山。
心无畦畛见天真,落落男儿七尺身。
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
月明空照居民侣,风急随飘去马尘。
寂寞西轩人别后,海棠花好为谁春。
广庭簪绂立差肩,黼坐雍容第众贤。
士得采衣如昼锦,人瞻归马若天仙。
况提巨笔乘时出,应有高文与世传。
我久疏慵无壮思,聊倾病耳待江边。
来时群雁去相随,病眼看天远不知。
为有客愁归未得,独凭斜日望多时。
迟迟南国无春雪,细细东风满柳枝。
蝴蝶黄莺有期约,好加归翥莫令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