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泉

我闻唐虞代,乃有巢与由。

逃荣若避垢,洗耳谢九州。

罗山多飞瀑,鸣玉漱清幽。

岩石俨异搆,眷言隐士邱。

坐听尘嚣尽,岂必濯其流。

我来景高风,咫尺不可求。

因思咏沧浪,清浊各自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人通过“我闻唐虞代,乃有巢与由”开篇,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巢父和许由的故事,表达了对他们逃避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崇敬之情。

接着,“逃荣若避垢,洗耳谢九州”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们远离尘世纷扰、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诗人想象中的洗耳泉位于罗山,那里瀑布飞溅,泉水清澈,岩石奇特,仿佛是隐士们的栖息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坐听尘嚣尽”,意味着可以忘却外界的喧嚣,心灵得到净化,无需通过清洗水流来实现内心的清净。

然而,诗人感叹自己虽能感受到这种高风雅韵的氛围,却难以亲临其境,体会那份宁静与超脱。“因思咏沧浪,清浊各自酬”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自然界的清与浊如同人生的善与恶,各有所归,人应当像隐士一样,追求内心的纯净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洗耳泉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隐逸文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精神修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浮杂咏(其一)

罗山奠南岳,高高与云齐。

浮来有灵迹,托体合蓬莱。

上界无垢尘,中阪分丹荑。

脩炼诸仙人,飙车白日驰。

我无化龙杖,安能登云梯。

长歌聊采芝,眩然心已迷。

形式: 古风

罗浮杂咏(其二)

久矣困物役,兹焉出人寰。

数日住兹山,俨在蓬瀛间。

虽复费登陟,不碍幽意閒。

朝竞樵采往,暮伴牛羊还。

归洞不闭门,夜听流水潺。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罗浮杂咏(其三)

飞云高际天,上有两石楼。

大小遥相望,宫阙与云浮。

鸾驭倏飘举,恍见烟客游。

杖策一振衣,俯视淩沧洲。

神州与赤县,何乃不盈坏。

形式: 古风

罗浮杂咏(其四)

凤凰浴西谷,文彩何相鲜。

五色承云气,饮食常自然。

在昔圣人出,尔乃鸣岐山。

千载览德辉,会当复来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