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极目柴门下,萧条欲暮时。
草寒千里白,云合数峰欹。
遥辨邮亭火,微闻樵客词。
年来车马绝,何用扫茅茨。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傍晚的宁静与寂寥之景。诗人站在柴门之下,极目远眺,夕阳西下,天地间一片萧瑟。远处,草色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苍白,仿佛铺开了一片无垠的白毯。云层汇聚,山峰倾斜,画面充满了动态与层次感。邮亭的灯火在远方隐约可见,樵夫的歌声在微风中传来,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然而,近年来诗人远离尘嚣,车马绝迹,这样的景色更显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结尾一句“何用扫茅茨”,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淡然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处山林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不详
初任行人司行人,迁礼科给事中,累官布政史,官至四川参政,有《蓟丘集》
跻险穿蒙密,樵风去路长。
杏花茅店冷,柳絮野村香。
长啸忘幽寂,寻真喜渺茫。
迷途问何处,乘月有归航。
独自寻幽僻,骄寒散暮阴。
万松残雪淡,一径野云深。
坐爱麇麚迹,堪怜渔钓心。
山中香草落,无复寄知音。
休沐乘时暇,祇林向晚还。
草深迷鹿砦,云暗掩松关。
香气诸天上,春风御路间。
黄尘看渐近,身得几时闲。
一点青黛色,翳然云水中。
对江瓯郡小,夹岸海潮通。
楼阁盘空际,松萝冒浅丛。
薄游吾已倦,遂欲息微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