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
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
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末初冬的萧瑟景象与深沉的情感。"风带寒,枝正好"表明树木虽然依然繁茂,但已带上了秋天的凉意,预示着季节更替的自然界。"兰蕙无端先老"则暗示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主题,兰蕙是一种花草,比喻着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接着,"情悄悄,梦依依"表达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状态,而"离人殊未归"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褰罗幕,凭朱阁"中的"褰"字意味着卷起或揭开,这里可能指的是窗帘或门扉,暗示了一种隐退或观望的心境,而"不独堪悲摇落"则强调了这种情感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自然规律和人生境遇。
最后两句"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月亮从东方升起,大雁向南飞翔,这是季节更迭的又一象征,而"谁家夜捣衣"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的劳作场景,也许在这寂静而寒冷的秋夜,有人正忙于准备冬眠前的衣物,透露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是一篇蕴含丰富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不详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夜初长,人近别,梦觉一窗残月。
鹦鹉卧,蟪蛄鸣,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弹棋局,床上画屏山绿。
褰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滴襟。
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
萧条风物正堪愁,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波一片。山如黛,月如钩。
笙歌散,梦魂断,倚高楼。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秪自知。
玉堂香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