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骑吹曲.孟蜀李夫人词第七

春荒曲薄蚕丛土,屈狄归朝辞庙主。

官家呼母恩许归,剑阁并门无处所。

故衣升屋棺四绕,出门哭子汴州道。

回肠酹酒三致辞,巴蜀如归化啼鸟。

老身不食追尔魂,卤簿临门拜上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在丧子之痛中的悲痛与哀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场景构建,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开篇“春荒曲薄蚕丛土”,以春天荒芜的景象起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与哀伤。接着,“屈狄归朝辞庙主”描述了母亲在儿子去世后,不得不离开神庙,辞别神灵的情景,体现了她对儿子的不舍与哀悼。

“官家呼母恩许归”一句,写出了官方允许母亲回家的恩典,但“剑阁并门无处所”则揭示了母亲在寻找儿子安息之地时的迷茫与无助。这一转折,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凸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绝望。

“故衣升屋棺四绕”描绘了母亲为儿子准备丧礼的场景,通过“升屋”、“棺四绕”等细节,展现了她对儿子深深的爱与哀思。接下来,“出门哭子汴州道”直接点明了母亲在前往汴州的路上哭泣,进一步强化了丧子之痛的强烈情感。

“回肠酹酒三致辞”表达了母亲在内心深处对儿子的思念与哀悼,通过“回肠”、“三致辞”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她对儿子的深情与不舍。最后,“巴蜀如归化啼鸟”以自然界的啼鸟象征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如同巴蜀之地的自然景观一样永恒不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老身不食追尔魂,卤簿临门拜上恩”则是对母亲坚韧意志的描绘,即使自己年老体衰,也不忘追念儿子的灵魂,并在门前接受上天的恩赐,体现了她对儿子的无限怀念与对生命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描绘了一位母亲在丧子之痛中的哀伤与坚韧,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永恒。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宋骑吹曲.南唐奉使曲第八

孤城围中拜右史,侍书犹对重瞳子。

请行忼慨期缓师,奉命日驰三百里。

河流溯风车北首,便殿蒙恩引天袖。

臣肝有血不溅衣,寸舌欲存建王后。

奇胸如江涌崔嵬,恸哭不得天颜回。

形式: 古风

宋骑吹曲.伎女洗蓝曲第九

后庭朱黄作衣里,伎女帐帷青曳地。

碧绿夜挂寒不收,缘此洗蓝渟露水。

外间学染因得名,不省归朝为国氏。

他年寄生产鸱尾,空忆宫中鸟衔子。

形式: 古风

宋骑吹曲.邸吏谒故主曲第十

岭南使鹤日教战,巫女才人谑相见。

南桡欲载远游冠,卫士盗船去不还。

梦见随俘上江邱,道谒凄凉唯故吏。

自言置邸本先王,方物入朝缘此至。

闻言含咽涕洒江,况乃园人旧姓庞。

泪辞岭海无归处,蒙恩祇向江陵住。

形式: 古风

芳草怨

湘云离离沉晓月,疏麻夏死白水发。

传芭楚女辞帐中,夜逐霓旌南过越。

荆岑越峤殊百草,恨结柔丝香不老。

红英捣盐实斧创,青子满地枝如扫。

刺桐树朽猩猩在,佩杂芳蕤散秋海。

乡来青凤食花去,瞻望灵均涕零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