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晚宿双峰驿楼与故人陈哲言别》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夜图景。首联“山暝烟已敛,林凉月初生”写夜晚山色昏暗,烟雾散去,月光透过树林洒下清凉,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着,“扁舟泊江汜,候吏欣相迎”描述了诗人乘舟而来,驿站官员热情迎接的场景。
进入楼阁后,“登楼引孤兴,开筵坐空明”表达了诗人独自登楼,面对明亮月色,心中涌起孤独的情感,但仍有宴饮之乐。诗人品味溪水酿成的美酒,欣赏着窗外双峰的青翠,环境清幽。“几席湛碧流,兰气浮冠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暗示诗人与友人的高洁情操。
夜半时分,诗人听到露珠滴落的声音和鹊鸟的惊叫,引发对自然万物的感慨,进而联想到自己长久以来的漂泊不定。“十载怀一枝,三匝栖未宁”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故人陈哲的深深思念。
最后,诗人不解为何又要启程,感叹这美好的一夜邂逅,却只能在明天清晨离别,周围万籁俱寂,只有风声萧瑟,他写下告别的话语,解开缆绳,扬帆远行。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故人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