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即事

十载长安梦始醒,武城弦诵沸新声。

文章谩入宗工眼,案牍何辞俗吏名。

杨柳着霜金缕脆,木绵烘日粉云轻。

故园谩有心如火,未了平生报国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途中即事》由明代诗人唐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旅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十载长安梦始醒,武城弦诵沸新声”,开篇即以“长安”与“武城”对比,长安是古代政治文化中心,而武城则暗示诗人当前所在之地,或为边远或不为人知之处。十年长安之梦的觉醒,意味着诗人经历了繁华与现实的碰撞,内心产生了新的感悟。武城弦诵沸新声,则是诗人对当前环境的生动描绘,弦诵之声充满活力,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颔联“文章谩入宗工眼,案牍何辞俗吏名”,转而探讨文人与官场的关系。文章虽入宗工(指文学大家)之眼,却难以摆脱世俗官场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俗务的无奈与厌倦。

颈联“杨柳着霜金缕脆,木绵烘日粉云轻”,运用自然景物进行细腻描绘,杨柳在霜中显得金缕脆,木绵在日光下轻盈如粉云,既展现了季节变换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从寒冷到温暖,从沉重到轻盈。

尾联“故园谩有心如火,未了平生报国情”,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即使心中燃烧着对故乡的热爱,但仍有未尽的报国之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与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1)

唐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亭

懒将尘事溷幽怀,绕屋琅玕手自栽。

碎影点窗秋月满,清声入座午风来。

门深惟许王猷造,径僻曾看蒋诩开。

转眼碧梢抽紫实,傍云须筑凤凰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玉泉上人

泉水清于玉,禅心净似泉。

传闻玉泉水,曾吐钵中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近山

卜得幽居傍翠屏,涧泉偏爱枕边听。

晓来岚气冲帘入,湿透床头相鹤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柳燕

芹泥衔罢东风软,舞趁绿阴娇似懒。

飞来新垒立多时,说尽閒愁春不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