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岁除

莫惜年华此夕凋,漫漫将旦即春朝。

缇帷指刻更残律,析木循环复建杓。

玉盏椒花投晓荐,银檠蜡炬隔年消。

祗应幽谷知时早,已欲飞迁翠木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新年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莫惜年华此夕凋,漫漫将旦即春朝。”以“莫惜”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之情,即便是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也应尽情享受,因为即将到来的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接着,“漫漫将旦即春朝”则描绘了从黑夜到黎明的过渡,寓意着旧岁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

颔联“缇帷指刻更残律,析木循环复建杓。”进一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缇帷,指的是红色的帷幕,这里象征着夜晚的深沉;“指刻更残律”意味着在等待新年的钟声中,每一刻都显得格外珍贵;“析木循环复建杓”则运用了古代计时工具“圭表”的概念,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循环往复,暗示着岁月不息,新年终将到来。

颈联“玉盏椒花投晓荐,银檠蜡炬隔年消。”转而描写迎接新年的仪式。玉盏盛放着椒花,是古人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象征着祈福与祝福;银檠上的蜡烛,随着新年的到来而逐渐燃尽,寓意着旧事物的消逝与新事物的诞生。

尾联“祗应幽谷知时早,已欲飞迁翠木乔。”以自然界的生物为例,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敏感的感知。幽谷中的生物可能最早察觉到季节的变化,预示着新生的到来。这里暗含了诗人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与期待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新年的期盼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元丰改元元日登行春阁

夜尽铜壶漏,朝生玉律春。

日称元最重,年与号俱新。

郡阁晴光早,山城喜气均。

椒觞初献寿,仙木已书神。

鹰隼飞还止,龙蛇蛰欲伸。

溪冰仍泛泛,园柳自欣欣。

物意幡然作,人情岂不伦。

区区添甲子,敛拙任洪钧。

形式: 排律

和岁节见招城上閒步

山头宿霭微微见,木末春风细细生。

动植逢时俱有意,乾坤造物本无情。

拘挛未易逃绳检,休暇何妨解组缨。

所幸得吟潇洒句,又随旌旆上牙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天庆观醮宿

璧月团团彻晓明,琳宫深邃寂无声。

传闻此夜曾斋宿,读著新诗骨也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因观罩鱼斫鲙(其一)

一丈深溪一丈鱼,不论高价只愁无。

携来缕作霜盘鲙,美玉纷纷得所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