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荼

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无迹。

谁信道、荼枝上,静中留得。

晓镜洗妆非粉白,晚衣弄舞馀衫碧。

粲宝钿、珠珥不胜持,浓阴夕。金剪度,还堪惜。

霜蝶睡,无从觅。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

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

怅攀条、记得鬓丝青,东风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千般繁花盛开的春天,已经悄然离去,不留痕迹。
谁能相信,在荼蘼花枝上,静谧中还残留着春的气息。
清晨的镜子洗净了妆容,不再是白粉的颜色;夜晚的舞衣轻摆,留下翠绿的余晖。
璀璨的宝钿和珍珠耳饰,都承载不住这深深的哀愁;黄昏的浓荫下,剪裁的金线也显得格外珍惜。
霜降的蝴蝶沉睡,再也找不到春天的踪影。有多少美好的诗词和清梦,化作冰冷的心境。
天上的仙女散落的花朵,没有能配得上她的美酒;仙人种植的玉树,也因自己的香气不足而感到惭愧。
我惆怅地抚摸着枝条,想起曾经的青丝如丝,如今已是东风中的过客。

注释

荼枝:荼蘼花枝,春季末期开花的植物。
晓镜:清晨的镜子。
晚衣:夜晚的舞衣。
宝钿:镶嵌宝石的首饰。
金剪度:金色的剪刀,可能指裁剪衣物。
霜蝶:秋季的蝴蝶。
东风客:比喻春天的过客,春风中的游子。

鉴赏

这首宋词《满江红·其一》以“荼”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消逝和荼花的独特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物候变迁的感慨。开篇“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无迹”,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丰富多样和转瞬即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惋惜之情。

“谁信道、荼枝上,静中留得”一句,将焦点转向荼花,暗示即使春光不再,荼花却在静谧中独自开放,带有一种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晓镜洗妆非粉白,晚衣弄舞馀衫碧”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荼花的色泽之美,即使没有人工修饰,也自有一番动人风采。

“粲宝钿、珠珥不胜持,浓阴夕”进一步描绘荼花的华美,即使没有华丽的装饰,其自然之美也能吸引人的目光。然而,随着夜幕降临,“金剪度,还堪惜。霜蝶睡,无从觅”,诗人感叹时光易逝,连蝴蝶都因寒冷而沉睡,无法欣赏荼花的最后盛景。

“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深深哀愁,仿佛那些美好的诗词和梦境都化为了冰冷的记忆。最后,“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以神话传说为喻,表达对荼花纯洁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自嘲。

整首词以荼花为线索,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岁月如梭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怀念。

收录诗词(181)

赵彦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号:介庵
  • 籍贯:
  • 生卒年:1121~1175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道中忆钱塘旧游

云暖萍漪,雨香兰径,西湖二月初时。

两山十里,锦绣照金羁。

柳外阑干相望,弄东风、倚遍斜晖。

朋游好,乱红堆里,一饮百篇诗。

三年,江上梦,青衫风日,白纻尘泥。

听几声黄鸟,粤树闽溪。

长是春朝多病,今年更、添得相思。

须归去,倦游滋味,犹有个人知。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鹤仙(其一)为寿

记河梁折柳。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十年谩回首。

但亭亭紫盖,差差南斗。传闻小有。

种桃花、亲烦素手。

怪归来、道骨仙风缥缈,迥然非旧。清昼。

江南如画,紫菊冬前,翠橙霜后。扁舟渡口。

佳客至,奉名酒。

唤青鸾起舞,云窗月槛,一曲山明水秀。

笑相看、玉海别来,浅如故否。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鹤仙

气佳哉寿域。正晓松呈翠,早梅施白。良辰值良月。

看景星朝睹,洗空霜洁。珍图瑞牒。

仰天心、钟在俊杰。

向人间,化作如膏甘雨,莫放春歇。堪忆。

三吴乐事,画戟凝香,舞衣回雪。风流胜绝。

尊中酒,坐中客。

问今年何事,骑鲸南去,久矣湘枫下叶。

早归来,应取千龄,凤池旧列。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鹤仙(其二)饯交代沈公雅台山寺作,继作朝中措

揽垂杨细折。有别情遗爱,与君都说。文茵带雕轭。

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柔桑半叶。

转光风、轻扬秀麦。

正人家共约,耕相借牛,社相留客。清绝。

溪山犹记,脱帽吟风,倚楼招月。

东君何事,将春至,放春歇。

道从今江上,一花一柳,皆想油幢瑞节。

纵离愁、瘦减腰围,带金正晔。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