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访友元王隐君次屠纬真韵

挟策蹑青苍,空山罕人迹。

藤萝挂悬漫,古木压危石。

仰望空翠中,霭霭孤云白。

山阿靓以深,幽人此栖息。

烟霞幻奇境,杳与尘世隔。

松隙辟瓮牖,湖光荡虚壁。

趺坐一蒲团,心猿调定力。

欲叩元中元,象罔渺然测。

清言互酬应,岚气忽云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探访友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山水之美以及访友过程中的内心感受。诗中“挟策蹑青苍,空山罕人迹”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氛围,策杖踏足于青翠的山峦之中,空旷的山林少有人迹,展现出访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藤萝挂悬漫,古木压危石”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植被茂密、古树参天的景象,藤蔓缠绕,古木挺立,似乎在守护着这片幽静之地。而“仰望空翠中,霭霭孤云白”则将视线引向天空,白云飘渺,与四周的绿意相映成趣,为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悠远。

“山阿靓以深,幽人此栖息”点明了友人隐居于此,享受着山林的宁静与自然的馈赠,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接下来,“烟霞幻奇境,杳与尘世隔”更是强调了这种生活与外界的隔离感,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之中。

“松隙辟瓮牖,湖光荡虚壁”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特色,松树之间开辟出窗户,可以看到远处湖光山色,虚实相生,美不胜收。而“趺坐一蒲团,心猿调定力”则展示了访者在友人处的体验,静坐冥想,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安宁。

最后,“欲叩元中元,象罔渺然测”表达了访者对于友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与感悟,似乎在寻求某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真理或智慧。“清言互酬应,岚气忽云夕”则以对话和自然景象的交融,结束了这次访友之旅,留下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访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08)

安希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号:我素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4-1621

相关古诗词

杂咏

直道世不容,枉已吾所耻。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

皎皎虽易污,庸庸亦可鄙。

宁为韫璞玉,勿作踰淮枳。

期我同心友,百年共相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一)

凉飙散馀燠,秋光澹山市。

策杖寻幽人,行行二三里。

循径既纡曲,缘溪复迤逦。

小桥路转东,柴门恰临水。

主人意殷勤,劝客且留止。

山村无兼味,鸡黍聊可庀。

适逢邻翁至,相揖色先喜。

今晨逢渔者,买得鳜鱼美。

请客过山斋,烹鱼酌村醴。

形式: 古风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二)

相携过溪桥,宛转入村径。

门巷既萧閒,庭户岚光凝。

小斋幽且清,梅竹翠交映。

閒抽架上编,疑义互相證。

楸枰聊角奕,唐突叨屡胜。

欢情既巳洽,冷语皆可听。

饮啖颇适意,朋俦竞呼应。

宾主虽颓然,缥缈发馀兴。

取道丛竹边,扶筇陟危磴。

形式: 古风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三)

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

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

徘徊丛草间,跫然至容谷。

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

少傅昔留题,摩藓犹可读。

寻幽兴转剧,委蛇血湖澳。

钓台忽回望,奇胜更悦巳。

高岩似列屏,古洞如夏屋。

此地若诛茅,居然可卜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