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六)

住庵人,体露堂堂非故新。

毫发有差魔道种,一尘不立妙通真。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居住在庵舍的人,身体坦荡并非初次显现
哪怕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会影响到修行的正道;丝毫不存杂念,才能达到至高的智慧

注释

住庵人:居住在庵舍修行的人。
体露堂堂:身体坦荡,形容心无遮掩。
非故新:并非初次显现,指长期修炼的结果。
毫发有差:一丝一毫的偏差。
魔道种:修行中的邪魔之道。
一尘不立:丝毫不存杂念,一尘是指微小的尘埃,象征世俗之念。
妙通真:至高智慧的通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石头和尚草庵歌》第六首,主要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草庵中的生活和心境。"住庵人,体露堂堂非故新",开篇以住持和尚的形象出现,他的身体坦荡,不拘泥于世俗的新旧之分,表现出一种超脱与自在。"毫发有差魔道种,一尘不立妙通真",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和尚对细微差别(毫发之差)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道行修炼的极高要求,他追求的是心灵上的一尘不染,达到与真理相通的境地。整体上,此诗体现了禅修者的纯净心性与对佛法精深理解的追求。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三十七)

万般解,笔写石镌处处卖。

不将一字与人依,露迥迥兮赤洒洒。

形式: 偈颂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十一)

庵虽小,寂寂寥寥勿边表。

于中独有一天真,透色融声常皎皎。

形式: 偈颂 押[筱]韵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三十八)

只要教君长不昧,触目无边无对待。

行住坐卧是谁来,提却蔓菁觅菘菜。

形式: 偈颂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三十一)

遇祖师,不契玄机道愈疏。

灵知不是目前法,目前无法可名模。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