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其七)

伏藏不离体,珠在内身中。

但向心边会,莫远外于空。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其七)》,由唐代诗人傅翕所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关于内在智慧与真理的深刻哲理。

“伏藏不离体,珠在内身中。” 开篇即点明了真理与智慧并非遥不可及,它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如同珍贵的珍珠隐藏在身体之中。这里的“伏藏”和“珠”都象征着内在的智慧和真理,强调了这些宝贵的东西并非外在可寻,而是需要从内心深处去发现和领悟。

“但向心边会,莫远外于空。” 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接近并理解这些内在的真理。诗人指出,要通过内心的感悟和体验来领会这些智慧,而不是向外寻求或依赖空洞的形式。这里的“心边”指的是内心深处,而“莫远外于空”则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被表面的虚无所迷惑,而应深入内心,寻找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内在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与理解,鼓励人们从内心深处去探索和发现生命的真谛,而非仅仅依赖外在的教条或形式。

收录诗词(116)

傅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其八)

万类同真性,千般体一如。

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寻渠。

四生同一体,六趣会归馀。

无明即是佛,烦恼不须除。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贪嗔痴(其一)

不须贪,看取游鱼戏碧潭。

只是爱他钩下饵,一条线向口中含。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贪嗔痴(其二)

不须瞋,瞋则能招地狱因。

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贪嗔痴(其三)

不须痴,痴被无明六贼欺。

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