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用上人

心自贪孤寂,形骸殊可怜。

微言疑入道,偶坐亦枯禅。

经月不出户,有时还放船。

晚参曾共汝,犹是记当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用上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禅意。

首联“心自贪孤寂,形骸殊可怜。”开篇即点出僧人的内心追求与外在形象的对比。心向往孤独,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形骸却显得格外可怜,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自我牺牲。

颔联“微言疑入道,偶坐亦枯禅。”进一步阐述了僧人的修行方式。通过简短的话语(微言)触及真理,似乎已踏入悟道之门;偶尔的静坐,便能体验到枯禅的境界,即在无为中体悟生命的真谛。

颈联“经月不出户,有时还放船。”描述了僧人长时间闭门不出,专心修行,但偶尔也会乘船出游,这既体现了其对世俗生活的暂时放逐,也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探索。

尾联“晚参曾共汝,犹是记当年。”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过去修行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晚参(晚上参拜)曾与僧人一同度过,如今虽物是人非,但那份共同的经历与情感依然铭记于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修行哲学与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忆,充满了浓厚的禅宗气息和深刻的哲思。

收录诗词(17)

道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

千载竟何事,支离卧薜萝。

壮心怜病久,新句感时多。

夜火萤然草,秋香风在荷。

有身原自幻,随意学维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潘朗叔园中皋芦墅

移来珍重品无端,割破烟霞数亩宽。

煮雪拟忘新雀舌,扬旗妒杀小龙团。

雨前摘翠三春秀,松下生香两腋寒。

客到漫言逢水厄,每当七碗放歌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夜坐

茅屋坐来山寂寂,江城风冷漏迟迟。

老僧不是悲长夜,此意惟应秋月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种竹

无事郊居治药栏,竹移清露叶声寒。

忽筛凉月窗前破,却放烟梢雨后看。

税地悭分刚十笏,教云深护在千竿。

为怜欲托潇湘景,莫使刊题粉黛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