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鲁斋集

我读公遗书,知公心最苦。

乾坤值元运,民彝已无主。

公等二三辈,得君为之辅。

伦理未全绝,此功非小补。

不陈伐宋谋,天日昭肺腑。

题墓有遗言,公意有所取。

众以此诮公,未免儒而腐。

道行与道尊,两义各千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的学者孙奇逢读许鲁斋(许衡)的遗书后所作,表达了对许衡高尚品德和深沉忧虑的敬仰。诗中提到许衡在国家动荡之际,秉持儒家伦理,辅佐君王,试图挽救社会道德,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伐宋的策略,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可见一斑。许衡在墓志铭中的遗愿也体现了他的深思熟虑。然而,后人因其未采取激烈的行动而有所非议,认为他过于遵循传统,可能显得有些腐儒。孙奇逢认为,许衡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威望同样值得尊敬,这两方面都流传千载。整首诗赞扬了许衡的品格和贡献,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复杂社会背景。

收录诗词(9)

孙奇逢(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感

我来千余里,思见英雄人。

胸中罗今古,万物待其新。

人也而天游,钓渭与耕莘。

不然隐君子,山水乐相邻。

丘壑适吾意,皎洁不染尘。

二者俱悠邈,斯道竟沈沦。

乃知古人出,尧舜其君民。

退处林泉下,坐使风俗淳。

仁可覆天下,亦可善此一身。

此字不分明,痛痒总不亲。

庸众是非泯,英雄好恶真。

此是经纶手,千古无等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刘佐五设榻兼赠宝刀

东风吹雪满阑干,晓日清空白画寒。

四十年来燕市里,楼前流水红尘起。

竿头青苎酒旗摇,有人匣中鸣宝刀。

把手赠之锦作带,浑惭下榻逢交泰。

坐间肝胆饶素肠,情兴淋漓月照床。

烧烛顿忘别话久,香添再煮瓶中酒。

春花未吐春衫纡,山色溪光尽入庐。

今夜停杯好相语,平明上马过东去。

应知依依不胜情,桥南细问黄莺声。

中天斗畔高明月,莫教清笳吹石碣。

云绕蓟门老纶巾,路傍羞对看花人。

形式: 古风

题宋怀豫饮光台

台敞元无暑,翛然万虑捐。

月沾衣带冷,花促酒杯乾。

意气悲歌里,风云指顾前。

夜深迷去径,独为主人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友归白下

惊看鸿雁北,归带白门秋。

恋弟耽孤托,思亲畏远游。

装轻惜道路,老至爱朋俦。

来岁黄花发,东篱一径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