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占

拣金当披沙,采兰当披榛。

我来沙榛区,拣采良艰辛。

其如鉴赏者,犹豫狐疑频。

金仍委之涧,兰仍杂之薪。

不伤金兰屈,转幸沙榛伸。

因悟世间事,无为认太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偶占》是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比喻和寓言的手法,探讨了人生选择与鉴赏的哲理。

首句“拣金当披沙,采兰当披榛”以“拣金”与“采兰”比喻追求卓越与美好,而“披沙”与“披榛”则象征着克服困难与挑战的过程。诗人以此开篇,强调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努力与牺牲。

接着,“我来沙榛区,拣采良艰辛”描述了诗人亲自踏入充满困难与挑战的环境,进行艰难的选择与采集。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上不断面对选择与挑战的普遍体验。

“其如鉴赏者,犹豫狐疑频”则揭示了在面对选择时,人们往往因为内心的犹豫与不确定性而陷入纠结。这种犹豫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事物价值判断的困惑。

“金仍委之涧,兰仍杂之薪”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犹豫与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的结果——原本珍贵的“金”与“兰”(比喻卓越与美好)被轻易放弃或埋没,而“委之涧”与“杂之薪”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珍贵之物被忽视或贬低的状态。

最后,“不伤金兰屈,转幸沙榛伸”表达了诗人对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的肯定。即使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也不应放弃对卓越与美好的追求,反而应从中找到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因悟世间事,无为认太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与思考,领悟到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不应过于执着于表面的真伪,而应保持一颗开放与包容的心,去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与价值。

综上所述,《偶占》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选择与鉴赏的智慧,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坚定与乐观,勇敢追求卓越与美好。

收录诗词(97)

缪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定州道中

十年寒偏烈,天空落木前。

乱山晴插雪,小店野含烟。

丹杮沿村卖,黄梁比户研。

江南春信早,约到岭梅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登平阳试院后平台

春草饱雨青,春树摇风绿。

院后一废台,暇登仗童仆。

屋瓦合层层,市阛通曲曲。

西穹姑射山,云有仙人躅。

汾水出其阳,桑麻赖之沃。

熙熙去来氓,负戴俭成俗。

遐想此尧封,胸怀真不局。

苦无贤圣目,高瞻难远瞩。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哺饥坡

昨由灵石谒淮阴,等是酬恩国士心。

闻说哺饥当此坡,翳桑日卓影沈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接次儿所寄家信,喜而勉之

大儿复出门,愁乏书家信。

家信忽然来,开缄就灯烬。

认是次儿笔,文理颇明顺。

先言母氏安,次述年荒馑。

幸不大摧残,族党皆无衅。

大姐嫁邻县,其夫旅归榇。

恐伤老父心,宛转设疑阵。

小弟少培植,亦肯自精进。

府县今其试,得覆名尚隽。

已缘家道艰,往教受人聘。

童蒙十二三,功课勤而慎。

缕缕悉成行,固封还密印。

因欢付小诗,人生当自振。

勉哉毋懈怠,以作千里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