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源西城草堂

魏公中山裔,家有纲纪臣。

李姓源其名,广颡而长身。

历事及胄子,登堂拜夫人。

魏公肃家政,钜细必见询。

公少嗣封爵,朝谒随枫宸。

礼官引班次,甲乙颇失伦。

布衣入东省,直造尚书门。

须髯奋如戟,画地请具陈。

中山国佐命,配享高帝神。

功勋与岁月,粲若罗星辰。

虽言尺寸阶,要使白黑分。尚书不能答,胥?不敢嗔。

遂令魏国籍,迥绝诸公尘。

向非三寸功,曷使大义伸。

兹事尤卓绝,流芳播前闻。

今年过七十,景迫桑榆邻。

公恩赐休假,始得辞昏晨。

买田种桑稌,卜筑西城闉。

功成敛身迹,此意亦近真。

餐素夙所耻,爽然思尔群。

题诗草堂壁,俯仰意无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名为《题李源西城草堂》。诗中描绘了李源作为中山裔孙,家族有纲纪之臣,李姓源流深远,身材魁梧,历经世事,最终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诗中赞扬了李源在家族和朝廷中的贡献,以及他坚持正义、不畏权贵的精神。

诗的开头描述了李源的家族背景和外貌特征,接着提到他在不同场合的经历,包括侍奉贵族子弟、拜见夫人、参与朝廷事务等。诗中特别强调了李源在处理政务时的严谨态度和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他敢于直言进谏的勇气。

进一步,诗赞扬了李源在中山国的辅佐之功,以及他与高帝配享的荣誉,显示了他在历史上的功勋与地位。诗中提到,尽管他的贡献可能看似微小,但对维护黑白分明的原则至关重要。面对尚书的询问,李源坚持自己的立场,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诗中描绘了李源晚年的生活状态,他选择辞官归隐,买田种地,享受田园生活。诗中表达了对李源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并通过题诗于草堂墙壁,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源一生事迹的描绘,赞美了他的忠诚、智慧、勇气和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题听琴图寄天锡

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

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

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

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

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

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

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

形式: 古风

送钱先生致仕得臆字

成化己亥冬,公来自南国。

维时龙兴节,奉表宸旒侧。

入朝未浃辰,具疏写衷臆。

臣年七十二,须发不复黑。

乞身谢圭组,归老东南域。

愿为南极星,中夜常拱北。

时当太平世,圣寿千万亿。

臣虽在畎亩,永荷陛下德。

圣皇眷耆旧,曰汝予辅翊。

古称老成人,岂独赖膂力。

吾当奖休退,卿意诚悃愊。

加官号冢宰,名位班九棘。

貤封及三世,兹典尤绝特。

公章再入省,请解尚书职。

臣方避华要,而敢蒙显陟。

王言重丁宁,公意增感刻。

愿书归荣字,堂扁揭华织。

昭代垂宪章,乡人有矜式。

公卿睹盛事,道路眼为拭。

江山佳丽地,从此生颜色。

公夙梁栋资,先朝手亲植。

文章夷夏满,姓字儿童识。

帝惜汉冯唐,天留宋苏轼。

出入四十年,终焉布衣极。

云鹏忽税驾,敛彼高飞翼。

仕路岂不多,屈指难再得。

菲材出门下,久此玷榱杙。

再拜送公归,临风远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夜饮王世赏饯别乃兄婺源丞中宣得小字

高堂粲华灯,移席散清醥。

天寒群鹊飞,月出众星眇。

我马东南来,风鬉疾于鸟。

群公各登坛,白战已先佻。

吹竽终滥齐,会食惭后赵。

王君簪缨家,世远风流绍。

文章醉乡后,意气云台表。

仲氏方向庸,丞哉未为小。

贤劳念驱驰,及此公事了。

南都山水丽,晚岁冰霜少。

诗肠正百结,况复离心绕。

留连感中夜,明发待清晓。

江天渺思君,但见孤鸿矫。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除日追和坡诗三首(其一)馈岁

官曹接居邻,欣戚每相佐。

古人重交际,末路颇近贺。

箱盈綵缯积,豢出豚羊大。

晨阍已将迎,夜仆不得卧。

侯门仓廪溢,委藉纷四座。

宁知贫家食,不自供甑磨。

礼岂使之然,盛极乃为过。

千载东坡翁,诗成几人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