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题冰如四兄秋隐图

人海苍茫,算桥霜店月,容易催老。

剩水残山,何苦费些鸿爪。

不如紧靠柴扉,要看尽古来斜照。

向青山黄叶中间,寻出秋心多少。

红衣偶把溪边钓。却不道枫人来早。

渔樵野局西风里,便是天然之稿。

画工多事传真,反恐暗尘飞到。

且共寻诗梦,补几笔西堂草。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易顺鼎所作,名为《玲珑四犯·题冰如四兄秋隐图》。诗人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秋日隐逸生活。"人海苍茫,算桥霜店月,容易催老",描绘出人世间的繁华与沧桑,暗示时光匆匆流逝。"剩水残山,何苦费些鸿爪",借山水残缺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人选择"紧靠柴扉",欣赏"古来斜照",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在"青山黄叶中间,寻出秋心多少"中,他寻找着秋天的深意,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红衣偶把溪边钓",以渔翁的形象,表现出闲适的生活态度。

"枫人来早"可能是指枫叶早熟,象征着季节的变迁,"渔樵野局西风里,便是天然之稿",将渔夫樵夫的生活视为自然的诗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画工多事传真,反恐暗尘飞到",批评过分追求逼真的画作可能会失去生活的真意。最后,诗人提出"且共寻诗梦,补几笔西堂草",希望与友人一同沉浸在诗歌创作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秋景和隐逸生活,传达出对人生无常和自然和谐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醉春风(其一)

梦比春寒浅。人在芝田馆。

碧城深锁一重烟,远远远。

轻步瑶阶,莫教惊起,桃花仙犬。锦字无心剪。

斗帐流苏掩。双鬟催上七香车,懒懒懒。

生怕春人,魂儿太弱,被风吹转。

形式:

醉春风(其二)

珠斗斜还整。背坐红阑冷。

双星曾证那宵盟,肯肯肯。

月弄庭花,教人疑是,个侬春影。翠被寒拚忍。

其奈寒难尽。步虚声杳碧云痴,等等等。

幽梦重浓,一声秋雨,无端敲醒。

形式:

醉春风(其三)

刬地风成阵。吹断青鸾讯。

红墙抵是万重山,闷闷闷。

猜破根由,伊家缘故,自家缘分。月黑情天晕。

缺也无人问。从来好事说多磨,信信信。

地老天荒,总难销此,相思一寸。

形式:

水调歌头.口号赠袁敬抚

富贵固堪乐,贫贱且无忧。

名山高于华屋,可以傲王侯。

堂上六经诸史,宇内群山万壑,海外九神州。

收入寸心里,日与百灵谋。酒沽春,棋销夏,笔唫秋。

封侯心事偶动,耳热抚吴钩。

戏彩老莱寿母,举案伯鸾佳妇,真乐破闲愁。

他日相访处,泛宅五湖舟。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