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其二)

珠斗斜还整。背坐红阑冷。

双星曾证那宵盟,肯肯肯。

月弄庭花,教人疑是,个侬春影。翠被寒拚忍。

其奈寒难尽。步虚声杳碧云痴,等等等。

幽梦重浓,一声秋雨,无端敲醒。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夜景。"珠斗斜还整"写出了深夜星辰的移动,暗示时间的流转;"背坐红阑冷"则描绘了主人公独自坐在红色阑干旁,感受到夜晚的寒冷。"双星曾证那宵盟"回忆起过去的某个夜晚,或许有过深深的誓言。

"肯肯肯"三字似在追问或确认,但又含糊不清,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月弄庭花",月光洒在庭院的花朵上,让人误以为是恋人的身影,营造出一种幽怨的氛围。"翠被寒拚忍",主人公忍受着寒冷,可能是在等待或怀念。

"其奈寒难尽"表达了对寒冷的无奈,"步虚声杳碧云痴"则借虚无缥缈的仙乐声,写出主人公沉浸在痴迷的思绪中。最后,"幽梦重浓,一声秋雨,无端敲醒",秋雨突然打破梦境,将主人公从幻想拉回现实,显得孤独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寂静夜晚的深深思念与无尽的哀愁。易顺鼎的词风深情而内敛,颇能体现清末近现代初词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醉春风(其三)

刬地风成阵。吹断青鸾讯。

红墙抵是万重山,闷闷闷。

猜破根由,伊家缘故,自家缘分。月黑情天晕。

缺也无人问。从来好事说多磨,信信信。

地老天荒,总难销此,相思一寸。

形式:

水调歌头.口号赠袁敬抚

富贵固堪乐,贫贱且无忧。

名山高于华屋,可以傲王侯。

堂上六经诸史,宇内群山万壑,海外九神州。

收入寸心里,日与百灵谋。酒沽春,棋销夏,笔唫秋。

封侯心事偶动,耳热抚吴钩。

戏彩老莱寿母,举案伯鸾佳妇,真乐破闲愁。

他日相访处,泛宅五湖舟。

形式: 押[尤]韵

摸鱼儿.题荷池晚泛图

指沈沈碧琉璃样,镜中呼出凉月。

才把斜阳生送了,都没一丝儿热。香成国。

有一种秋心,要与荷花说。菱歌唱彻。

且玉碗调冰,银镫照水,坐到满湖黑。

回首看,几个名场结客。黄尘衣上三尺。

谁似藕丝乡里做,消受花红水碧。鸥波阔。

算小小乌篷,便是江南宅。惹侬愁绝。

又采绿年年,闹红处处,飞梦到天末。

形式:

齐天乐.七夕

斜河界破向思路,情波一痕秋小。

睡脸新开,愁鬟旧亸,料是云軿倒了。病愁多少。

合付与凉飙,一齐吹扫。

天上人间,风光可惜不常好。从来艳宵易晓。

再填桥几度,乌鹊应老。

耕织神仙,别离夫妇,未必天孙真巧。屏山坐悄。

累半臂添来,最惊寒早。墙角幽花,梦回疏雨恼。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