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山

梵王宫殿锁烟霞,墓接萧郎道路斜。

锡窦乳泉常煮玉,金牛足迹未沉沙。

香花桥古横螮蝀,涤砚池荒聚乱蛙。

还有古人砺剑处,碎琼石坞到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胶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首句“梵王宫殿锁烟霞”,以“锁”字形象地表现了山中寺庙的幽静与神秘,烟霞缭绕,仿佛将人间与仙境相隔。接着,“墓接萧郎道路斜”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萧郎融入自然景观之中,暗示着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锡窦乳泉常煮玉,金牛足迹未沉沙”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泉水比作煮沸的玉石,金牛的足迹则在沙地上留下痕迹,生动展现了山中清泉与动物的自然生态,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痕迹。

“香花桥古横螮蝀,涤砚池荒聚乱蛙”描绘了一幅古桥横跨于彩虹般的香花之间,池塘荒废,蛙声嘈杂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还有古人砺剑处,碎琼石坞到仙家”两句,将视线引向更深层次的历史与传说,古人磨砺剑术的地方,通往仙家的石坞,充满了神秘与想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英雄与仙人的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胶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的追忆,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

安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胶山万玉亭

老僧种竹十千竿,环绕幽亭六月寒。

我顾龙孙添满眼,清风千古报平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碧山吟社和匏庵吴太师韵二首(其一)

骚坛结客出湖南,径僻由来车马谙。

绝壁旧题荒藓合,空潭倒影乱峰涵。

高踪讶许香山并,名理真徒莲社探。

拟向邻僧分半榻,皈依常傍白云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碧山吟社和匏庵吴太师韵二首(其二)

江左风流感昔贤,寥寥谁复寄真诠。

攒眉不禁陶公酒,合掌同参惠远禅。

词赋一时追绝响,莺花三月缔清缘。

相看惚是耆英侣,丘壑论文老更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喜浚复涤砚泉

束发山间访废泉,茫然衰草与寒烟。

今朝试向源头问,古脉原从地底穿。

未必中泠真冠绝,合将窦乳共流传。

砚池幸启千年閟,谁继钟王笔如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