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轼游西湖三首韵(其二)

惜哉子瞻幽思幽,禄仕恰值熙宁秋。

钱塘通守岂行志,偶然寄兴游汀洲。

蒿目新法救不得,无已与世为沉浮。

柏堂竹阁每题句,亦知此邦不久留。

君不见往来八州牧,或岭南、或冀北,昨年曾记吟浮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和苏轼游西湖三首韵(其二)》。诗中以苏轼的经历为引,表达了对苏轼深沉思绪的同情与理解。苏轼在熙宁年间担任杭州通判,面对新法的推行,他虽心有忧虑却也无奈地随波逐流。诗中提到苏轼在杭州的柏堂竹阁题写诗句,预感自己在此地停留的时间不会长久。最后,诗人以“君不见往来八州牧”一句,联想到历史上众多官员的迁徙,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苏轼游西湖三首韵(其三)

朅览那尽岩扃幽,一时得意足千秋。

生香绕树雪迷路,芳蘋贴水春满洲。

风光如此不领略,溪山毋乃嗤粗浮。

东坡佳作恰对面,吟情更令一晌留。

君不见冯唐对汉帝,岂无颇、岂无牧,坡也至今恐弃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云林寺

水尽山幽趣转奇,中宏恰当辟檀维。

明珠仙露垂乎圣,布袜青鞋始者谁。

僧足高閒宜远俗,佛无拣择曷居斯。

寻岩步屧吾原惯,更觉云深意与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云林寺方丈小憩示僧

云居十笏暂徘徊,悦可苍松及古梅。

何事山僧门外立,招呼且向个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飞来峰歌

武林山高九十丈,回峦复壑含万象。

旧时灵隐今云林,月地云居虚且朗。

天龙八部共咨议,宜有奇岚作屏障。

调御丈夫破颜笑,何须尔力劳鞅掌。

惟西天竺灵鹫峰,弹指飞来大方广。

飞来阎浮人不识,碧眼胡僧识非诳。

恒河沙数无量佛,仍坐峰头白毫放。

但看相好及手印,一一不异梵铜像。

历劫万亿不飞去,镇以佛力信无爽。

我来徒讶未前逢,玉削云镂相偃仰。

怪石斜坠挂天绅,异木倒生谢土壤。

猿吟鹤唳演摩诃,不杂人间丝竹响。

奇境至此无更奇,大士如如不动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