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怀钱塘旧游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

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

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

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

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

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

知心只有西湖月,尚依依、照我徘徊。

更多情,不间朝昏,潮去潮来。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翻译

归来时,岁月如梭,满头青丝催人老。
听说钱塘江边,北高峰更加雄伟挺拔。
当年在琼林苑侍宴,插花之处,如今已满目青苔覆盖二十年。
谁能帮我记录起居,如同苏东坡、梅尧臣般的生活。
不堪回首的往事,就不再多想,只倚栏杆感叹,对酒当歌。
世事冷暖任由天定,花开花落无需挂怀。
唯有西湖的明月,依然深情,照亮我独自徘徊的路。
它不分昼夜,潮起潮落,更显多情。

注释

归来:返回,回归。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引申为时光飞逝。
华发:白发,指年老。
钱塘:古地名,今杭州。
崔嵬:形容山峰高大。
琼林:古代皇家园林。
起居:日常生活,作息。
坡柳逋梅:苏轼、梅尧臣,均为宋代文人。
重省:再回想,回忆。
阑:栏杆。
潮去潮来:比喻世事变迁。

鉴赏

这首《高阳台·怀钱塘旧游》是宋代词人柴元彪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在钱塘游玩的美好回忆以及如今的感慨。词的开篇“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描绘了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的场景,以自然景象烘托出人生的沧桑感。

“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通过描绘钱塘的标志性景观北高峰,勾起了词人的故地情怀。接下来,“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回忆起二十年前的盛事,如今只剩满地青苔,暗示了人事变迁。

“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借苏东坡、林逋和梅花等意象,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词的下片转向现实,“凄凉往事休重省”劝慰自己不必过多沉湎于过去,转而“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借酒浇愁,感叹世事无常。

“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进一步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唯有西湖的月光“尚依依、照我徘徊”,成为唯一的慰藉。结尾“更多情,不间朝昏,潮去潮来”则以西湖的潮水日夜更替,象征着生活的轮回,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淡淡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钱塘旧游的回忆和眼前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收录诗词(40)

柴元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唱金缕/贺新郎.咸淳癸酉茶陵灯夕,时文文山为湖南提刑

春到云中早。恰梅花、雪后□□,锁窗寒悄。

鼓吹喧天灯市闹,在处鳌山蓬岛。

正新岁、金鸡唱晓。

一点魁星光焰里,这水晶、庭院知多少。

鸣凤舞,洞箫袅。太平官府人嬉笑。

道紫微、魁星聚会,参差联照。

借地栽花河阳县,桃李芳菲正好。

暖沁入、东风池沼。

百里楼台天不夜,看祥烟、瑞霭相缭绕。

生意满,翠庭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惜分飞.客怀

候馆天寒灯半灭。对着灯儿泪咽。此恨难分说。

能禁几度黄花别。乍转寒更敲未歇。

蛩语更添凄恻。今夜归心切。砧声敲碎谁家月。

形式: 词牌: 惜分飞

蝶恋花.己卯菊节得家书,欲归未得

去年走马章台路。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

又是重阳秋欲暮。西风此恨谁分付。

无限归心归不去。却梦佳人,约我花间住。

蓦地觉来无觅处。雁声叫断潇湘浦。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怀钱塘旧游

淡柳平芜,乱烟疏雨。雁声叫彻芦花渚。

亭前落叶又西风,断送离怀无著处。

切切归期,盈盈尺素。断魂正在西兴渡。

满船空载暮愁来,潮头一吼推将去。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