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李相如携妇还金乡

舍人固多奇,奉璧登章台。

君王击缶罢,将军负荆来。

长卿束发时,亦复悦名字。

一从临邛游,心迹了不似。

茂陵未得仕,要是才足依。

高堂援哀琴,月出载妇归。

文君入成都,乃复愧四壁。

晚见负弩来,良悔抱颈泣。

形式: 古风

翻译

舍人的确多奇特,手持玉璧上章台。
君王听完击缶曲,将军负荆来谢罪。
司马相如年轻时,也为好名声欢喜。
自从与卓文君游,心志全然改往昔。
他未在茂陵谋官职,才华足够让人依靠。
母亲在高堂抚琴哀,月夜携妻回故乡。
文君嫁入成都后,面对空荡荡的四壁感愧。
晚年见到她持弩归来,深感当初哭泣求留之过。

注释

舍人:古代官名,指侍奉贵族的官员。
奉璧:手持玉璧,表示敬意或进献。
章台:汉代长安的街市名,此处代指宫廷。
击缶:古代的一种乐器演奏。
负荆:表示认错,背着荆条以示悔过。
束发:指青少年时期。
临邛:古县名,卓文君曾与其夫司马相如在此地。
妇:妻子,这里指卓文君。
四壁:形容家境贫寒,只有四面墙壁。
负弩:背负弩箭,可能指卓文君被迫离开时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戏李相如携妇还金乡》,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戏谑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一种哀愁。

"舍人固多奇,奉璧登章台。君王击缶罢,将军负荆来。长卿束发时,亦复悦名字。"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姿飒爽,他在军中地位尊贵,有着不凡的才能和美好的名声。

"一从临邛游,心迹了不似。茂陵未得仕,要是才足依。" 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似乎在感慨时光易逝,而友人未能在官场有所作为,只好凭借其才能自处。

"高堂援哀琴,月出载妇归。文君入成都,乃复愧四壁。晚见负弩来,良悔抱颈泣。" 这部分则写到了友人携妻返回故乡的情景。诗中的"高堂"和"文君"可能是指朋友的住宅或其在成都的生活状态,而"晚见负弩来"则透露出一种对友人的不舍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仕途与个人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次四兄雪夜韵

夏虫不知冰,越犬不识雪。

我独冰雪间,肘见冠缨绝。

青灯挂长檠,文字夜涉猎。

问米米已无,问酒酒已竭。

当时陶渊明,同日无此阙。

置书忽不乐,面壁卧呕噎。

虫犬两不如,悲歌聊一发。

形式: 古风

次四兄韵答许下诸公

群雄将风骚,敌若攻守墨。

公将百万兵,如一剧孟足。

间楚或挥金,伐虞还取玉。

使我备偏裨,授书防败辱。

安敢凯旋歌,直可向师哭。

短兵不须接,长城已完筑。

畏强我但守,用奇公自出。

入垒畏膝行,免冠谢头秃。

论功毂可丹,锡命绶当绿。

顾我老更痴,猛虎空手触。

形式: 古风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朔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尺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舞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坐烦耆旧说辛卯,至遣儿童忧甲子。

城中米价贵如玉,举家倒廪无斗粟。

千金狐裘岂易得,百结鹑衣不堪鬻。

我生但识茅与菅,何曾过眼逢瑶璠。

辱君新诗问所似,欲辨不敢非忘言。

开壶酌酒浇我胸,酒酣起舞颜为红。

会见东风扫冰雪,江梅塞柳烦春工。

形式: 古风

次韵四兄芦(其二)

碧芦自愁绝,黄芦正枯折。

宵征雁影孤,堕此桥下月。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