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

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

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

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净的中秋夜晚,诗人与友人一起观赏明月的情景。首句“常时月好赖新晴”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喜悦之情,因为在古代,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亮尤为圆满美丽,而这种清新的晴朗天气,更是欣赏明月的最佳条件。紧接着,“不似年年此夜生”则透露出一种对这特别之夜的赞叹,它不同于往年的任何一个夜晚。

“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明月从海洋中升起,最初似乎还带着水汽,但随着它越过云层,其光芒变得愈发清澈。这里的“海涛”和“云路”都为画面增添了一种辽阔与神秘。

接下来的“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两句,则通过对月光在水中的反射和蛟龙的腾跃,以及对夜空中鬼魅般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明月所带来的超自然力量。

最后,“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在观赏明月时内心的敬畏与向往,而且还通过“凤凰城”的形象,将这种美好升华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辽远,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9)

秦韬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一作仲明,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 字:中明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 生卒年:882

相关古诗词

天街

九衢风景尽争新,独占天门近紫宸。

宝马竞随朝暮客,香车争碾古今尘。

烟光正入南山色,气势遥连北阙春。

莫见繁华祗如此,暗中还换往来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安书怀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仙掌

万仞连峰积翠新,灵踪依旧印轮巡。

何如捧日安皇道,莫把回山示世人。

已擘峻流穿太岳,长扶王气拥彊秦。

为余势负天工背,索取风云际会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对花

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

谁家促席临低树,何处横钗戴小枝?

丽日多情疑曲照,和风得路合偏吹。

向人虽道浑无语,笑劝王孙到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