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华山三首(其二)

谁开千尺峡,断处若相连。

岂有丹梯接,惟凭铁绠悬。

猿攀岩倒上,鼠伏穴傍穿。

自度车箱谷,飞升傲列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攀登华山的壮丽景象与艰难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征服自然的决心。

首句“谁开千尺峡”,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华山险峻峡谷的描述,仿佛在询问是谁开辟了如此深邃的峡谷。接下来,“断处若相连”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峡谷的断崖峭壁看似相连却又各自独立的奇特地貌特征。

“岂有丹梯接,惟凭铁绠悬”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攀登华山的艰难。丹梯,指的是用丹石砌成的阶梯,这里用来比喻人工修建的登山路径。然而,在华山的险峻之处,这样的阶梯并不存在,只能依靠铁绠(铁索)来辅助攀登,突显了登山的危险与不易。

“猿攀岩倒上,鼠伏穴傍穿”通过类比的手法,形象地展示了攀登者与自然界的生物共同面对的挑战。猿猴攀岩而上,鼠类在洞穴旁穿梭,暗示了攀登者的艰难处境,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自度车箱谷,飞升傲列仙”表达了攀登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车箱谷,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谷,此处用以形容攀登者所经历的艰难路程。而“飞升傲列仙”则是对成功登顶的赞美,意味着攀登者不仅克服了自然的障碍,还超越了凡俗,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与仙人并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山险峻景色和攀登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勇气的结合,激发了读者对自然探索的向往和对坚韧精神的敬佩。

收录诗词(6)

高孝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华山三首(其三)

直到神仙窟,阴阴紫翠浓。

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二十八潭水,五千馀仞峰。

烟霞都踏遍,欲跨两茅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赠王山史先生

紫气行看近,重重岭上云。

山尊秦二华,名重汉三君。

独鹤亭初到,如鸾啸乍闻。

欲依张楷市,可许一廛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鹿忠节公祠

自是胸藏十万兵,提戈出塞事无成。

庙堂不惜封疆坏,门户惟知水火争。

辛苦四年随相国,仓皇一死殉危城。

白扬风急祠前树,犹作金戈铁马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阎荆州终养归中州

骊歌听罢惜离群,折柳春城倚晚曛。

日下重君能爱日,云间愧我尚瞻云。

霞觞味并金茎赐,彩袖香从玉殿分。

圣主恩深亲未老,好承庭训答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