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美(其一)

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

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

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

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

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

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

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

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

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

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

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凤凰飞翔于天地之间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深邃的哲理意味。诗人以凤凰为载体,寄托了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开篇“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以凤凰的出现开篇,象征着非凡的灵性与超凡脱俗的存在,栖息于北海之滨,预示着某种不凡的开始或转折。接着,“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描绘了凤凰梳理羽毛的场景,五彩斑斓,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与非凡。

“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凤凰飞行时的壮观景象,如同群星闪烁,朝霞铺展,展现了凤凰飞行的动态美与力量感。接下来,“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则进一步描绘了凤凰的自由翱翔与最终栖息于梧桐树上的画面,象征着追求与归宿的完美结合。

“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通过凤凰的鸣叫,暗示了其声音的神圣与和谐,不仅能够净化心灵,还能唤醒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则描绘了凤凰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敏感与悲悯,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对生命的关怀。

“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强调了理解和共鸣的重要性。“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则展示了凤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挑战。

“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表达了凤凰对于自身命运的担忧与谨慎,担心自己的存在会被误解或破坏。“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担忧,强调了孤独与被误解的痛苦。

最后,“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描绘了凤凰在普通生灵中的孤独与被忽视,与前文形成对比,突出了其独特与高洁。“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表达了对凤凰再次降临的期待与渴望,寓意着对理想与美好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凤凰这一象征性的形象,深刻探讨了理想与现实、孤独与归属、追求与失落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元美(其二)

夙昔二三子,慷慨扬奇声。

文章凌先秦,词赋无西京。

零落如流星,各怀饥渴情。

念尔策高足,北海日以清。

顾盻当中原,冠盖徒纵横。

明发咏蓼莪,依依恋所生。

悲风蓟门来,涕泣沾我缨。

解带谢时人,驱车薄姑城。

千里见大河,踯躅浮云征。

罢酒不能别,萧萧驷马鸣。

骨肉非一身,意气乃合并。

景光老自爱,率已识荣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答寄俞仲蔚(其二)

郁郁龙门山,下临千仞溪。

孤桐生其间,干与浮云齐。

湍水击其隈,回波荡其涯。

野火燔其东,飞雪涂其西。

莫则止黄鹄,朝则啼鹍鸡。

悲风从天来,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

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

琴瑟和神人,无乃非其怀。

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

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

形式: 古风

送李明府入奏

西北夏云列,飞盖亦相望。

供帐被城隅,父老皆扶将。

天子秉百度,作新大明堂。

榱桷曼且硕,抡才自南乡。

山河俯壮丽,肃穆垂衣裳。

是时薰风至,五月开未央。

既奏解愠曲,或和斯干章。

圣颜慰饥渴,帝心简四方。

冢宰上绩书,召见伏明光。

用等课高第,视事称维良。

小臣奉威灵,不得施其长。

谁谓一邑轻,治行乃无疆。

愿言备侍从,珥笔述陶唐。

策勋谅有期,遗爱匪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其一)

明时再婴疾,隳官此悠悠。

永言命沮溺,二子乃从游。

田家何所有,樽酒结绸缪。

散发坐园中,辘轳牵寒流。

击我青门瓜,聊且充庶羞。

雨气荡暄浊,披襟御南楼。

开轩纳山色,馀映一以收。

云霞罗四隅,烟火蔽林丘。

伏阴秀禾黍,饷妇媚田畴。

西望华阳宫,若见清河舟。

登临信亦美,旷然销人愁。

愿君爱景光,多暇还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