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

伏枕旧游旷,笙簧劳梦思。

平生重交结,迨此令人疑。

冰室无煖气,炎云空赫曦。

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

壮图哀未立,斑白恨吾衰。

夫子自南楚,缅怀嵩汝期。

顾予衡茅下,兼致禀物资。

脱分趋庭礼,殷勤伐木诗。

脱君车前鞅,设我园中葵。

斗酒须寒兴,明朝难重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枕着旧日回忆,笙歌常入梦来。
一生看重友情,此刻却让人疑惑。
冰冷的房间没有暖意,炎热的云空烈日炎炎。
时光如隙马不停蹄,每日只能听见蝉鸣的悲伤。
壮志未酬心感悲哀,白发苍苍感叹衰老。
先生你远在南方,我怀念嵩山汝水的约定。
我身处简陋茅屋,也想着给你提供所需物资。
若能履行孝道,定会深情吟唱《伐木》之诗。
愿你能卸下车前的挽具,我在园中种下葵菜。
一杯冷酒激发豪情,但明日恐怕难以再续今日之欢。

注释

伏枕:枕着。
旷:空旷,遥远。
笙簧:笙和簧,古代乐器。
劳梦思:频繁入梦。
迨:等到。
炎云:炽热的云彩。
赫曦:形容阳光强烈。
隙驹:比喻时间流逝如隙中马。
寒兴:清冷的兴致,指饮酒的豪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乡愁和对故土亲朋思念之情的诗篇。

首句“伏枕旧游旷”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心中怀念过去的游历之地的情景。“笙簧劳梦思”则透露出诗人的梦中也常常思念远方。

接下来的“平生重交结,迨此令人疑”表达了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在病中对于这些关系的怀念和担忧。

“冰室无煖气,炎云空赫曦”通过对比冷热环境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身体状况的矛盾。

“隙驹不暂驊,日听凉蝉悲”则是诗人在病中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常,以及听到蝉鸣声时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壮图哀未立,斑白恨吾衰”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鬓毛斑白而感到的悲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夫子自南楚,缅怀嵩汝期”中的“夫子”可能指的是孔子或其他古圣先贤,而“南楚”则是诗人心中所向往的地方。“缅怀嵩汝期”表达了对那些古代圣贤和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顾予衡茅下,兼致禀物资”可能是在提及故乡的田园生活,以及对亲朋之间互相赠送礼物这一传统习俗的回忆。

“脱分趋庭礼,殷勤伐木诗”则是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仍旧坚持着文学创作的决心和热爱,以及可能指向朋友间的诗歌往来。

“脱君车前鞅,设我园中葵”描绘了一种愿望,即希望朋友能到自己家中的园子里种植葵草,这里的“葵”也常被用作友情和长久之意的象征。

最后,“斗酒须寒兴,明朝难重持”则是在表达对即将来临的清晨饮酒,以及这种欢聚时光难以再次拥有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乡愁、友情和生命无常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深沉温婉的人生画卷。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

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

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

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高阳池送朱二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形式: 古风

宿天台桐柏观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