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知事苍梧亲舍

苍梧之山高崔嵬,苍梧之水青於苔。

朝云捲雨凝不散,化为五采天边来。

知君揽结入肺腑,绮语藻词生笔下。

一从泮水乐优游,声名早已登天府。

朅来闽藩今几年,元戎幕下开红莲。

庭闱道远不可见,披图展玩心悠然。

苍梧遥遥几千里,引睇沅湘隔烟水。

慈亲鹤发双鬓皤,倚门日日长如此。

忠孝由来难两全,嗟君心事谁能怜。

丈夫有才誓许国,要令事业垂简编。

我时趋京赴西掖,因君此图情转剧。

相思应在玉堂中,明月满帘天咫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题王知事苍梧亲舍》描绘了苍梧山水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友人王知事的深深思念。首句“苍梧之山高崔嵬,苍梧之水青於苔”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与水色的深邃,如同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朝云捲雨凝不散,化为五采天边来”运用想象,将云雨变幻比作五彩斑斓的天边景象,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赞美王知事的才华横溢,“知君揽结入肺腑,绮语藻词生笔下”,表达了对其文学造诣的赞赏。随后,通过“一从泮水乐优游,声名早已登天府”两句,赞扬了他在官场上的成就和声誉。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王知事家庭的关切,“朅来闽藩今几年,元戎幕下开红莲”描述了他的任职情况,而“庭闱道远不可见,披图展玩心悠然”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画卷寄托情感。

最后,诗人感慨“忠孝由来难两全”,表达了对王知事在忠于职守与尽孝之间抉择的理解,以及对他矢志报国的敬佩。“我时趋京赴西掖,因君此图情转剧”表达了自己在京都见到此图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为强烈。结尾“相思应在玉堂中,明月满帘天咫尺”以月光象征思念,将距离拉近,寄寓了深深的挂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又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51)

杨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山精舍

西山叠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涟漪。

美人筑室得幽胜,独揽秀色褰书帷。

红尘不到柴关静,绿树阴浓昼日迟。

书声伊吾出林杪,时有好鸟鸣高枝。

花雨飘香入醽醁,松涛送响来琴丝。

以兹游息信得所,况有童冠相追随。

每於大化探至理,登山临水应忘疲。

迩来有籍通仙府,别却旧业趋京师。

匆匆相见长干道,命我为题精舍诗。

秪今去典常山教,尚有西山猿鹤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张真人鸪峰清暑图

鸪峰嵯峨几千尺,屹立江南半空碧。

仙家正在龙虎深,林壑翛然绝尘迹。

茅屋俯瞰峰之阿,石泉飞洒浸垂萝。

向来六月不知暑,空翠满襟凉气多。

道人时把瑶琴理,流水高山少知己。

问谁载酒泛中流,来听清商间宫徵。

我生性嗜山水幽,忽见此图清兴留。

何当从子问真诀,周览八极寻丹丘。

形式: 古风

题方尚书芦雁

黄芦萧萧波渺渺,六花飞入江天杳。

远渚长林落叶空,平沙断迹行人少。

嗈嗈鸿雁自随阳,饮啄飞鸣古岸傍。

几点遥横关塞远,数声迥隔云山长。

乃知良工妙无敌,笔揽造化留真迹。

摩挲此画赋新题,崔氏已无空叹息。

形式: 古风

题吴尚书山水图

青山嵯峨半空立,万叠芙蓉紫烟湿。

峰前昨夜春雨深,绕涧飞花水流急。

隔屿人烟凡几家,一径苍苔石磴斜。

溪回路细长芳草,月落幽林归早鸦。

山深洞口行人少,白云飞堕青山杪。

恍见沧洲树色微,如闻古寺钟声杳。

茅檐日出鸡犬喧,十里烟光连远村。

依稀乍疑筼筜谷,彷佛自是桃花源。

乃知画者通玄理,点染天机笔锋里。

尚书爱此欣得之,素壁高堂见山水。

人间美景不易寻,此图直比双南金。

玉堂展卷慕清绝,爽气萧萧风满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