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

西风搅桂树,落日明枫林。

游子怀归期,予悲渺登临。

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

英皇仅枯冢,寂寞薰兮琴。

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

古器不可见,聊作相思吟。

相思长相思,相思无古今。

一歌众鸟听,再歌万籁喑。

推手君勿歌,有酒且孤斟。

落落此时意,寥寥千载心。

五弦毋庸绝,四海谁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秋风吹过桂树林,夕阳照亮了枫叶林。
游子思念着归期,我内心悲伤地登高远望。
虞山啊多么高峻,湘水啊多么深远。
昔日帝王的陵墓只剩荒冢,孤独的琴声在寂静中回荡。
我想弹奏古老的曲调,但世俗的耳朵只会喧闹。
古代的乐器已难觅踪迹,姑且以诗歌寄托相思。
相思啊,永恒的相思,不分古今。
一首歌引来群鸟倾听,再唱时万物悄然无声。
请停下你的歌声,让我们借酒独酌。
此刻心境寂寥,千年思绪如斯。
五弦琴不必断绝,但知音何处寻?

注释

西风:秋风。
搅:吹动。
落日:夕阳。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渺:遥远、迷茫。
虞山:古代山名。
湘水:长江支流。
枯冢:荒废的陵墓。
薰兮琴:形容琴声凄凉。
哇淫:嘈杂、喧闹。
聊作:姑且作为。
相思吟:表达相思之情的诗篇。
一歌:一首歌。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推手:劝阻。
孤斟:独自饮酒。
落落:冷清、寂寥。
寥寥:稀少、空旷。
五弦:古代的一种五弦琴。
四海:天下。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或知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西风吹拂桂树,落日映照枫林,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人以“游子”自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期的迫切期待。虞山和湘水在这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深沉的情感。

接着,诗人提到了英皇的陵墓,显得有些荒凉与冷清,而寂寞的琴声更添了一份凄凉之感。这反映出诗人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中人们只关注浅薄趣味而忽略了真正艺术和历史传承的无奈。

在这种情境下,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演奏古代美好乐曲的心愿,但却担心这样的高雅艺术已经不再为俗世所理解。因此,只能在心里默念这份相思之情,因为这种情感超越了时空,不受时代限制。

最后两句“一歌众鸟听,再歌万籁喑”描绘了一幅诗人独自弹琴,引得鸟儿聆听,甚至连续奏第二曲时,万籁俱寂,只有风声回应的景象。这种孤独感和艺术无处安放的哀愁,通过“推手君勿歌,有酒且孤斟”一句,更显得沉重。

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怀古之情和对传统美学价值的坚守,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收录诗词(120)

方信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滴水岩

天半飞涛六月寒,苍崖壁立互回环。

从今好事能题品,列作南中第一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万岁寺

磊磊洞庭石,渺渺苍梧云。

客行离骚国,长歌酹湘君。

湘君不可见,古庙藏江氛。

空坛颇亡恙,谁为真将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龙隐岩

春波饱微绿,斗柄涵虚明。

方舟贯岩腹,鹅鹳相酬鸣。

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

仅馀鳞甲碎,不见头角狞。

下闯清泠渊,演迤万顷澄。

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

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

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

谁与赘小筑,政恐山灵嗔。

南洞更幽绝,仙佛依峥嵘。

太虚可为室,岂复资栾楹。

乳泉助茗碗,中有冰雪清。

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

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

爱此无弦曲,岩溜同一声。

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

祗恐白衣至,好句亡由成。

形式: 古风

赠写真求赞者(其三)

十年红紫□,容易怨春园。

不向瓶中见,还从檐上看。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