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怯冷吟怀,禁秋倦眼,持杯佳兴随年浅。

今宵风露浩然清,山堂寂寞无人管。

旧舞华清,新声香远,一般零落琼箫怨。

嫦娥老去不知愁,年年循例开瑶殿。

形式:

鉴赏

这首《踏莎行》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岁月流转的感慨。

“怯冷吟怀,禁秋倦眼”,诗人以“怯冷”和“倦眼”来形容自己在秋夜中的感受,既是对环境的直接描述,也是内心情绪的流露。秋天的寒冷和夜晚的疲惫,让诗人的思绪变得沉重而敏感。

“持杯佳兴随年浅”,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兴致和乐趣似乎也逐渐淡薄了。这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今宵风露浩然清,山堂寂寞无人管”,今夜的风露格外清新,但山堂却显得异常寂静,无人问津。这种景象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旧舞华清,新声香远,一般零落琼箫怨”,这里运用了典故,将“华清”与“琼箫”联系起来,分别代表了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萧条。无论是旧时的舞蹈还是新的音乐,都如同琼箫一样,最终都归于零落,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哀伤。

“嫦娥老去不知愁,年年循例开瑶殿”,最后两句借用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通过嫦娥的“老去”与“不知愁”,反衬出人间的愁苦与无奈。每年她都会按照惯例打开瑶殿,这里的“瑶殿”可以理解为象征着理想或美好的地方,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摆脱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体而言,《踏莎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美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部乐.癸未中秋

霓节行空,映万顷玉烟,伫寒凝白。

素辉多处,知在谁家瑶席。

有人正、伤别伤秋,剩趁歌伴酒,翠鬟偷泣。

甚时说与,雁断鱼沉消息。

寻思十年梦影,够教人瘦损,教人凄恻。

那堪羽裳曲改,银桥尘隔。

莽天涯、冷蓬乱荻,都不是、瀛壶旧色。

悲调漫擪,残枝外、何限惊翮。

形式:

清平乐.甲申五十七岁

停云待雨,漠漠春无主。

昨日思量今日误,鱼浪赚人良苦。

愁来无绪无端,有谁妙解连环。

些子东风残梦,如何尔许萦牵。

形式:

清平乐

拌花猛雨,檐溜春江注。

会有蛟龙移洞府,声势欲摇山去。

朝来岩壑依前,风光倍觉新妍。

读罢南华秋水,翛然一枕清眠。

形式:

祝英台近

酒迷天,尘换劫,情在奈何许。

些蕙骚兰,都是梦中语。

那堪残夜幽蛩,遥空悲角,总搀入客窗风雨。

向谁诉,便教翻倒天池,相期恐终误。

疑雨疑云,心事乱于絮。

可怜舞恣歌酣,绝无青鸟,敢飞近春人尊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