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江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綵旗。
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景图:诗人在一个寒冷的食橘花盛开的时候,站在楚江之上。野渡边,临风处,一面綵旗(即用丝线织成的旗帜)静静地停留。这幅画面通过“草色连云”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忧愁,因为“人去住”暗示着诗人对远去游子或友人的思念。而“水纹如縠,燕差池”则是对江水波纹和飞燕姿态的细腻描写,它们在静谧的水面上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是杜牧用以表达自己闲适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为客正悲秋,更送吾师古渡头。
惆怅不同尘土别,水云踪迹去悠悠。
弄溪终日到黄昏,照数秋来白发根。
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