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伏波遗庙》是明代诗人陈洪谟所作,通过对伏波庙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思考。
首联“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开篇即以疑问引出主题,庙宇祭祀始于何时,如今只剩下古老的土堆留存。这里不仅描绘了庙宇的沧桑变迁,也暗含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颔联“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进一步描述了庙宇所在之地的历史背景。这里的“疆场”指战场,暗示庙宇所在的地点曾是战争的前线,英雄们的功绩在此得以彰显。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风雨侵蚀,白日变得昏暗,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消逝。
颈联“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们坚守初心、不畏艰难的赞美。马革裹尸,意味着英雄们为了国家和理想,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明珠信浪言,则比喻英雄们的美德与誓言如同明珠般珍贵,即便在动荡的时代中也不会被遗忘或轻视。
尾联“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将话题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提出疑问:为何汉代的英明君主仍会有如绛侯这样的冤屈?这里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不公正现象的批判与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伏波庙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