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赴郡会入城

十年林下自由身,已放严光作外臣。

终日奔驰非我意,有时嚅嗫失天真。

庞公不合来城府,梅福如何走市尘。

策蹇明朝且归去,故山猿鹤自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山林中过了十年自由的生活,我已经把严光的隐士身份放下,成为了朝廷的官员。
整天忙碌奔波并非我本愿,偶尔言语迟疑失去了纯真本性。
庞公不应涉足官场,像梅福那样怎能混迹于世俗尘埃之中。
明天骑着跛足的马匹回归山林,那里有我与猿鹤亲如一家的故土。

注释

十年:指多年。
林下:山林之中,隐居之处。
严光:东汉隐士,曾拒绝刘秀征召。
外臣:朝廷官员。
奔驰:忙碌奔波。
嚅嗫:说话吞吞吐吐,不自然。
天真:未经世故的纯真。
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不愿出仕。
城府:官场,权势中心。
梅福:西汉隐士,后被迫出仕,最终自杀。
策蹇:骑着跛足的马,比喻艰难。
明朝:明天。
故山:故乡的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因赴郡会入城》,以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与入城应酬的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十年林下自由身”,描绘了诗人过去十年过着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暗指其隐居生活。次句“已放严光作外臣”引用严光的故事,表达自己虽然出仕,但仍然保持着不拘小节、超然物外的态度。

第三句“终日奔驰非我意”,表明诗人内心并不愿意整天忙于公务,流露出对官场劳碌的反感。第四句“有时嚅嗫失天真”,则揭示了在应酬中可能失去真实自我,失去了那份率真和坦诚。

第五、六句通过庞公和梅福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自己不愿涉足官场,庞公不应入世为官,而梅福也不应混迹于市井尘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结尾两句“策蹇明朝且归去,故山猿鹤自相亲”,诗人决定抛开杂念,明天就返回山林,那里有他的猿鹤朋友,更能让他感到亲近和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守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人格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岁暮月下有怀

春事侵红蕊,年光入白髭。

暖云笼月夜,斜照放灯时。

羁宦元无味,清愁只有诗。

故山无百里,梦寐数归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岁暮直舍感怀

岁暮坐公馆,永怀时序迁。

雪消残臈外,春到蚤梅边。

夜色侵乌鹊,年光送管弦。

无人同晤语,输写赖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巩大监挽诗

列国名卿号众多,山堂族望最巍峨。

魏宫宾客推公干,交趾威名畏伏波。

老去一麾供坎壈,归来三径足婆娑。

从今诗酒交朋少,怅望新阡泪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人韵思弟

二陆双飞共一班,士龙何事别长安。

故园花鸟应无恙,胜日樽罍且自宽。

春草梦回诗思好,暮荆风急客衣寒。

苕溪一水苍茫外,无限相思入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