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

一亩行吟地,风流尚未寒。

弃材良可惜,召谤不无端。

放浪需山水,摧残感凤鸾。

漫堂今亦少,谁足供清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沧浪亭》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一亩行吟地”开篇,营造出一种隐逸与思考的空间。诗人以“风流尚未寒”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前环境的冷落与变迁。接着,“弃材良可惜,召谤不无端”,这两句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和误解的感慨,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放浪需山水,摧残感凤鸾”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山水象征着自由与自然之美,而“凤鸾”则代表了高洁的品格与理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同时也对自身理想遭受现实摧残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漫堂今亦少,谁足供清欢”,诗人感叹如今像他这样追求清欢、内心宁静的人越来越少,表达了对当今社会浮躁风气的忧虑,以及对真正精神生活缺失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沈宝研以其子不肯习举为虞诗以解之

此是朝阳凤,今从何处来。

他年学成后,一决震风雷。

老子真多事,郎君慎别裁。

荒田埋八识,从此障云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姜如农侍郎荷戈图

七尺疑金铸,须眉尚俨然。

茫茫亡国戚,忽忽荷戈年。

甬上曾弭节,先人辱赠笺。

一军惊失守,连趼各殊天。

珍重山居誓,苍凉野哭篇。

哲昆棠荫在,赐庙海隅悬。

馎饦诗无敌,蟛蜞话足传。

归东聊堕马,哭弟几摧弦。

族未零王葛,居胡变海田。

清高肃遗像,感槩望遥阡。

式里重思旧,披图愿执鞭。

可怜廿四气,早已化云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题灵岩储公骑牛图(其一)

三月十九是何日,骑牛野哭荒山颠。

乃公耿耿攀龙意,廋语登堂孰与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灵岩储公骑牛图(其二)

南州高士清不染,独许乃公馈蕨薇。

居易斋前蒿径熟,牯牛还往总如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