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庵退席蒋山来寄昭亭万寿三请不得已而去辄赠长句兼简苏州内翰尚书(其一)

逍遥丘壑欲忘年,忽作风蝉蜕骨仙。

钟阜恰从三昧起,灵岩重要一灯传。

极知扫迹终无策,且与临岐快著鞭。

莫作山林城市想,从来大隐故居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面对世俗生活时的复杂心情。首句“逍遥丘壑欲忘年”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接着,“忽作风蝉蜕骨仙”一句,以风中的蝉蜕比喻诗人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暗示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

“钟阜恰从三昧起,灵岩重要一灯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追求的主题。钟阜和灵岩在这里象征着修行之地或精神的归宿,三昧则代表了禅定的境界,一灯则象征着智慧之光的传递,强调了精神成长与传承的重要性。

“极知扫迹终无策,且与临岐快著鞭”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矛盾。他知道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仍然选择勇敢地面对,积极行动,即使是在离别之际,也依然充满力量与决心。

最后,“莫作山林城市想,从来大隐故居廛”则传达出诗人对于“大隐于市”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隐逸并不在于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对世俗生活的洞察与超脱。这不仅是对传统隐逸观念的反思,也是对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大隐”这一概念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应庵退席蒋山来寄昭亭万寿三请不得已而去辄赠长句兼简苏州内翰尚书(其二)

不寄音书又隔年,因师问讯玉堂仙。

碧油早觉儒为贵,青海应无箭可传。

忆昔丝纶催唤仗,何时沙路听鸣鞭。

生涯落寞公知否,准拟松江受一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辛巳冬闻德音(其一)

帐殿称觞送喜频,德音借与万方春。

指挥夷夏无遗策,开阖乾坤有至神。

南斗夜缠龙虎气,北风朝荡犬羊尘。

明年玉烛王正月,拟上梁园奉贡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辛巳冬闻德音(其二)

鞑靼奚家款附多,王师直到白沟河。

守江诸将遥分阃,绝漠残胡竞倒戈。

翠跸春行天动色,牙樯宵济海无波。

小儒不得参戎事,赋赋新诗续雅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曾裘父韵送老人赴镇九江

边箭收声江不波,庐山高处与天摩。

向来只作青鞋计,此去无如紫诏何。

尘满庾楼烦剪拂,经馀莲社更摩挲。

文成本自筹帷幄,不数黥彭战伐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