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秘书巨源

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

清句三朝谁是敌,白须四海半为兄。

贫家薙草时时入,瘦马寻花处处行。

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早就听说你一箭就能夺取辽城,虽然我们新相识却有着老朋友般的情谊。
清朝文坛谁能与你匹敌,你的才学让四海之人都视你为长兄。
贫穷的我在家中时常除草度日,骑着瘦马四处寻找花开的地方。
不必再教你诗歌写得更好,你的官职和名声已经证明了你的才华。

注释

早闻:早就听说。
一箭取辽城:形容武艺高强,能快速攻克辽城。
相识虽新:虽然我们刚刚认识。
故情:旧有的情感,这里指深厚的情谊。
清句:优美的诗句。
三朝:代指清朝。
敌:匹敌,对手。
白须四海:形容年长且声名远播。
半为兄:许多人都把你当作兄长。
贫家:贫穷的家庭。
薙草:除去杂草,形容生活简朴。
瘦马:瘦弱的马,象征生活清苦。
寻花:寻找花开的地方,意指寻求生活的美好。
不用更教:不必再需要。
诗过好:诗歌写得过分好。
折君官职:你的官职晋升。
是声名:就是你的名声的体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辽城取得胜利的情景,通过“早闻一箭取辽城”展现了军事上的迅速成功。接着,“相识虽新有故情”表达了诗人与将军之间虽然相识不久,但却有一种深厚的旧日情谊。这两句既赞美了将军的武功,也流露出诗人对他的亲近感。

“清句三朝谁是敌,白须四海半为兄”则是对将军生平的一种概括。这里的“清句”可能指的是出色的文学才华或是纯洁无暇的人格,而“三朝”暗示了长时间的历史跨度;“白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阅历,"四海半为兄"则显示了将军在广阔天地间结下的深厚友谊。

“贫家薙草时时入,瘦马寻花处处行”这两句生动描绘了一种简朴而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人可能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自己对淡泊明志、不为物欲所累的向往。

最后,“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则是诗人的一种自嘲,也反映出他对于功名利禄持有一种超脱态度。这里的“折君官职”可能是在说,正因为有了将军这样的知音,即使放弃了追求更高的文学成就和官职声名,也是值得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将军的赞誉,更是一种情谊与人生的寄寓。通过对将军生平和个人生活态度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友情、功业和生命价值的独到理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赠沙鸥

老逼教垂白,官科遣著绯。

形骸虽有累,方寸却无机。

遇酒多先醉,逢山爱晚归。

沙鸥不知我,犹被隼旟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苏鍊师

两鬓苍然心浩然,松窗深处药炉前。

携将道士通宵语,忘却花时尽日眠。

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

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邻里往还

问予何故独安然,免被饥寒婚嫁牵。

骨肉都卢无十口,粮储依约有三年。

但能斗薮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

唯恐往还相厌贱,南家饮酒北家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侯三郎中

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

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

幸有琴书堪作伴,苦无田宅可为邻。

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