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所作的《知赵鼎臣赠吕令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公正的深刻理解。
首句“幕下胸中水镜寒”,以“水镜”比喻人心中的明镜,暗示在官场的幕僚生涯中,诗人保持了内心的清明与冷静,如同寒水之镜,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这反映了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次句“否臧定不失毫端”,否臧在这里指的是是非、善恶,意为无论面对何种情况,诗人都能坚持原则,公正无私,不会因为个人情感或利益而有所偏颇。这体现了诗人高度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
后两句“要知四海皆兄弟,莫作前人青白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在广阔的天地间,无论是谁,只要心存善意,都可以成为朋友,成为兄弟。同时,他告诫人们不要像前人那样仅仅从表面判断事物,而应该深入理解,全面考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远的见识,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公正和人性的理解,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