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其四)

念子身宜隐,忧时志复存。腾章吐■语,索句发奇言。

燕雀争栖闹,豺狼斗食喧。

宁知陶靖节,适意向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交织的情感。诗人方孝孺以“念子身宜隐”开篇,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推崇,认为在纷扰的世间,隐居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接着,“忧时志复存”一句转折,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时代动荡不安的忧虑,即使在隐居中,也无法完全摆脱对社会事务的关注。

“腾章吐妙语,索句发奇言”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即便是在隐居的状态下,依然能创作出精妙绝伦的作品,表达出独特的见解和思考。这种创作活动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燕雀争栖闹,豺狼斗食喧”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燕雀与豺狼的形象置于同一画面中,前者象征着平庸与安逸,后者则代表了险恶与斗争。这一对比强调了社会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以及诗人对于这两种状态的反思。

最后,“宁知陶靖节,适意向田园”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认同。通过这句话,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满,以及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春和(其五)

郑生瑚琏器,曾住此林丘。

死骨今埋土,新阡谁树楸。

百年愁莫遣,一梦乐诚优。

惟念双亲老,无能为尔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一)

怀旧轻千里,无书远七年。

论心思尽地,会面极升天。

名重连城价,文雄万斛泉。

何时絮卮酒,纪德浦阳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二)

旧习深知误,虚名久自羞。

故人犹比数,文苑昔同游。

婺女遗言绝,胡公学制优。

料君施善教,才俊满南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三)

萝山同业士,存没两无闻。

未尽人间用,宁脩地下文。

刘郎应屏迹,郑谷自清芬。

搔首看征雁,天寒远索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