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兼宇简讨

玉节初颁下直庐,天涯岐路意何如。

应多胜赏供诗句,不为归程滞简书。

丝竹声中翻孔壁,荔枝花下度潘舆。

预愁后夜长安月,那有清言慰索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送林兼宇简讨》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首句“玉节初颁下直庐”,描绘了官府颁发玉节(象征权力与威严的仪仗)的情景,暗示了林兼宇即将踏上重要使命或征途,充满了庄重与期待。接下来,“天涯岐路意何如”一句,以广阔的天涯和歧路,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不舍之情。

“应多胜赏供诗句,不为归程滞简书”两句,既是对林兼宇旅途中的美好景致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劳顿的体恤,希望他能尽情享受沿途风光,不必因归程而心急如焚。接着,“丝竹声中翻孔壁,荔枝花下度潘舆”两句,通过丝竹之音与荔枝花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同时也寓含着对友人旅途中的愉悦与宁静的祝愿。

最后,“预愁后夜长安月,那有清言慰索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与担忧,预想在未来的夜晚,面对长安的明月,心中难免会感到孤独。同时,诗人也寄希望于未来能够通过友人的清谈,来慰藉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章阳东归省

珠林幸见一枝荣,无限慈帏意气生。

待诏早承休浣命,舞衣遥慰倚闾情。

鸰原秋冷燕丹水,乌喃春携颖叔羹。

莫以孤臣难叱驭,板舆何处不王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林仰晋司徒

丹诏优乘六传行,都门冠盖一时倾。

因君今日归与意,始信千秋达者情。

事贮左垣传马史,人将北斗望羊城。

繇来兴替关黄发,伫看蒲轮及老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叶少师归闽四首(其一)

倾都蔼蔼集歌骊,勇退三朝帝者师。

熟釜铭功詶太传,黄金铸像忆鸱夷。

午桥梦到悬车日,庚度秋清击榜时。

父老相呼看归相,年来忧国鬓成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叶少师归闽四首(其二)

天边纳履动星辰,再入中书再乞身。

山甫旧来饶补衮,任公何事早收纶。

风传宦路轻金注,业有仙岩一玉宸。

最是陛辞臣主意,直须良史巧摹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