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至山寺

前溪见明月,正照溪上峰。

一路踏松影,半山闻夜钟。

云深寻老衲,露重湿孤筇。

回首下方路,墓烟深几重。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毓麟的《夜至山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夜晚山行图。首句“前溪见明月”,以明亮的月光点题,暗示了时间已近深夜,诗人独自行走在山间小溪旁。次句“正照溪上峰”进一步强调月光的清晰与山峰的轮廓,营造出空灵的氛围。

“一路踏松影”描绘了诗人脚下是松树的婆娑影子,行走其中,增添了神秘感和宁静。接着,“半山闻夜钟”通过远处传来的钟声,传递出山寺的存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法的敬仰。

“云深寻老衲”表达了诗人随着钟声深入山中,寻找隐居的僧人,展现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露重湿孤筇”,写出了露水打湿了诗人的竹杖,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湿滑和行进的艰难,同时也暗含了诗人不畏艰辛的精神。

结尾“回首下方路,墓烟深几重”,诗人回望来时路,只见下方的墓烟缭绕,增添了山寺的寂寥与历史的沧桑感。整首诗以月夜山行的视觉与听觉体验,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1)

王毓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移居光孝寺寄陈仲卿

久将云水拟行踪,小住招提百虑空。

长物尚余黄卷在,生涯依旧短檠中。

神仙字已三番食,弥勒龛真此日同。

忽忆仲翔知己语,思君迢递遣诗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清远舟中

起望遥天半蔚蓝,离愁如草不胜芟。

夕阳残后犹随柁,春水高时欲上帆。

路近好山劳应拉,身从人海悟仙凡。

同袍惜别殷勤甚,旧酒痕今在故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湘江夜泛偶作

湘水无波镜面平,卧听柔橹梦难成。

多情只有娟娟月,照著天涯分外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野望

万里动秋色,三湘愁远吟。

湖云高不散,江水自来深。

霜冷孤村树,月明何处砧。

寒衣谁可寄,惆怅到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